六、如何用价值驱动流程工作

(一)需求评审是价值驱动的起点

流程工作开展前,需对需求进行严格评审与解码,不能盲目响应。要通过调研、查看数据、与业务部门核对等方式,明确需求本质、原因及优化思路,判断需求真假、大小与深浅 。例如,面对 “今年搞流程优化” 的需求,不能直接下达全员梳理任务,而应深入分析实际问题。

(二)明确可量化的价值目标

定义项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设定 TOP2 TOP3 核心改善指标,且指标需清晰、具象、可量化 。如将“缩短业务周期”具体为“从 7 天降至4天”,“提升聚焦率”明确为“从 50% 提升至 70%”。

结合自身数据与竞争对手对比,锚定价值目标,后续流程优化工作均围绕目标展开,确保工作方向不偏离。

(三)采用多元分析手段围绕目标推进

运用数据分析、典型案例分析、调研客户之声、对标、跨部门研讨 5 种手段,识别流程问题,避免陷入仅关注文件细化的误区。

跳出流程专业视角,综合考虑组织、岗位、权限、IT、流程逻辑、规则等因素,找到问题核心。

例如,若某岗位能力不足影响流程,应考虑换人、提升资质或调整决策机制,而非单纯细化流程规则。

(四)科学的流程设计保障价值落地

l  整体与详细设计分离:流程小组先完成整体问题诊断、分析和优化思路报告,从结构上明确问题与优化方向,经领导评审通过后,再进行详细设计。

l  以价值为导向评审:在整体设计阶段,要求交付物包含数据、对标、案例等内容,促使老板和业务人员从价值角度审视项目,及时纠偏,避免后期才关注价值。

(五)高质量项目策划是价值驱动的关键

项目策划不能仓促,变革类项目从需求到启动前建议预留 2 - 3 个月,流程优化类项目策划阶段至少 1 个月。

策划时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如团队忙碌程度、部门变革意愿等。选择合适范围,优先与变革意愿高的团队合作,避免强制参与导致执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