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服务平台
平台将有效聚合产业集群所需要的各类优质服务,包括政务服务、企业服务、公共技术服务等,便捷、高效、多维度地服务企业客户,以专业服务满足企业不同阶段发展需求,以专业化的产业服务,推动园区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园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1)G2B政务平台
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将从企业工商、税务、扶持等角度,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窗口。平台运用标签化的政策管理,促进政策的有效传播与贯彻落实;通过线上化政务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申办通道,实现政务服务的互联网+。
政策扶持:通过平台,管理方可全面管理各类政策的发布管理,通过给政策打标签,
实现前台用户快速、高效的搜索政策。同时,平台为用户提供政策的智能搜索、政策智能匹配、在线政策申报等服务内容。
工商、税务等服务:在园区的务大厅,设立办理政务业务的指引入口和办理窗口,同时,平台还可将政务业务进行线上化包装,方便用户快速了解工商、税务等事项的办理流程,并支持服务项目的在线预约功能。
(2)企业服务平台
企业服务系统提供整套完善、智能化的互联网专业服务,通过企业服务系统,集中管理各类服务资源,自定义编辑服务产品、完成服务的上架、推广、营促销等,实现服务的线上支付,通过订单管理功能,提高服务商的快速响应服务,给园区企业客户带来良好的服务体验。
企业服务平台为园区提供了灵活可变的运营模式,分销企业从成立到成熟各阶段所需要的专业服务,如商标服务、法律服务、营销服务、人事服务、金融服务等,同时还可自行招募相关服务商,不断充实平台的产业聚合力。
(3)金融服务平台
金融服务平台将充分整合区内外的优秀金融资源,构建多类型资产(银行、融资租赁、小贷、保理等)、多方合作(金融机构、征信机构、政府政策服务机构、园区管理机构等)的产融机制,为入驻企业提供投融对接、融资担保等一系列的金融配套服务,同时发挥招商局综合金融板块优势,打通金融服务双创的关键环节,对接全流程创业综合服务,协助企业申请产业引导基金的扶持等,让金融助力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金融生态体系。
(4)产业合作平台
企业由于自身信息有限、行业壁垒、地域区隔,往往对整个园区相关产业的配套资源、潜在业务合作对象的了解都非常有限。建立企业间的合作引荐和牵线搭桥机制,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5)人才服务平台
人才服务平台为企业与人才建立了线上对接的渠道,集聚和整合涉及人才服务的各类公共服务及优质社会服务资源,为人才和企业提供政策查询、项目申报、人才资讯获取、求职招聘、创业辅导、技术合作、交流培训等多功能、全方位、专业化的“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招人难、人才流失高等问题。
(6)公共技术平台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服务平台、物联网服务平台、动漫游戏技术服务平台等第三方技术平台对接,让园区企业能够享受多个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使园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真正得到降低生产成本、营运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实惠,助力园区企业快速成长。
(7)生活服务平台
智慧园区平台借力互联网,有效连接、整合园区及周边生活要素、集合第三方服务应用,提供方便快捷的园区生活,助力产城融合发展。
具体包括如下核心模块:
一公里商圈:基于对园区及周边生活要素的整合,打造线上店铺。通过商品线上展示,引导用户消费,并通过扫码支付、一卡通支付,实现消费全流程线上化,进而便捷园区员工的生活消费环境。
一卡通: 平台将有效集成一卡通系统,通过一卡通在门禁、消费场景的应用,用户补充完善个人及所属企业信息,实现园区对用户身份的快速识别和有效管理,实现园区一卡通行。
生活服务:园区生活平台,不仅关注园区周边的线下资源,还提供园区配套的公寓在线预订,同时有效连接第三方服务应用,如美团外卖、饿了么、滴滴出行等第三方应用,实现服务资源的有效集合,合力为园区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
2.运营管控平台
园区管理平台的构建,不仅关注园区的招商环节,还将通过打造高效协同的线上物业管理工具,助力园区打造物业全流程管理。通过对园区公共资源的有效整合、现有系统的有效集成,实现园区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同时为园区运营方处理园区内企业各项事务,如入驻申请、物业报修、投诉建议等提供了管理入口。
具体包括如下核心模块:
(1)招商管理平台:通过全方位展示园区的概况、优势、地理位置、配套设施等信息,为用户提供直观、立体化的展示效果。同时,为用户提供线上预约参观、线上预订场地等一系列的园区入驻窗口,为项目带来实际的招商商机。
(2)物业管理平台:为园区的物业管理部门提供线上物业管理云平台,打造高效协同的物业管理工具。通过单元管理、房态管理、租约管理,实现对园区物业资源状况的实时跟踪与发布,同时为用户提供电子缴费账单及线上缴费的通道。物业管理平台有效提高缴费通知效率、降低人员管理成本、提升用户缴费体验。
(3)公共资源租赁平台:为优化园区的固定资产运营状况,降低空置率,服务平台将提供全流程线上的资源预定管理服务。实现园区仪器设备、空间会场、多功能面试室等公共资源的在线发布与管理。园区可实时查看和了解资源预定和使用情况,有效利用公共资源,真正发挥公共资源服务为产业配套的作用,助力园区企业的发展。
(4)入驻管理:对于入园申请,可查看其需求类型、公司规模、联系人和审核状态,为园区的招商提供更便捷的渠道。
(5)物业报修:园区企业申请物业报修,在物业管理中心即可查看报修需求,并且安排维修物业人员尽快处理报修任务,同时可更新和查看服务状况。
(6)客服:可查看用户对于园区的各种建议、咨询和投诉,为园区收集用户心声、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依据。
3.智慧物联平台
智慧物联平台,将整合物联智能设备,集中对接园区内停车系统、WiFi、能效系统、安防系统、门禁系统、空调系统、幕墙系统等,以供各类应用场景使用和连通。平台将汇聚各类数据,联动应用和智能监控,以智慧的云端连线架构为基础,加上先进的云端运算技术,通过适用于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进行园区等设备系统的连接,实现前台统一办理、后台统一管理、数据统一收集,提升园区管理运营品质。
智能停车:通过与停车系统的对接,在车辆进出园区时实现停车费用的在线缴交,实现车辆进出园区的高效通行,提升园区的满意度和管理效能。核心业务包含:
(1)停车位申请。提供设置停车位申请流程等服务事项,园区用户可在线申请车位,简化车位申请流程。
(2)月卡缴费。对于园区固定车辆,支持对通过固定车辆的月卡费用的在线缴交,避免线下管理处缴交的不便。
(3)临时缴费。对于临时的车辆,在进出园区时,可在离开园区前直接通过线上查询需缴交的费用,并通过线上直接进行费用的缴交,可减少进出园区的拥挤,提升通行效率及管理效能。
(4)按图索车。通过平台移动端的按图索车,在移动端上输入对应的车牌号后,即可实现寻车的路线导航,快速找到车辆的停放位置,提升用户的服务满意度。
智能通行:借助智能通行和智慧访客,为园区的所有用户提供进出园区的唯一身份通行证;对于临访客户,为临访客户提前发放临访通行证,减少访客进出园区的等待时间,保证访客快速的进出园区,提升访客满意度和园区的管理效能。
4.大数据平台
智慧园区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从企业、产值、创新、就业四个维度扩展,分析提炼数据指标及算法口径,对数据指标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各类数据的聚集、产业数据采集、数据挖掘分析等大数据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园区经济运行与管理的大数据中心,帮助管理者对园区经济运营的掌控,提升园区服务管理能力,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领导驾驶舱的展示(可与展厅结合),通过对园区的产业招商概览、园区房态图、平台运营概览、企业/用户概览,以及服务受理情况、服务评价满意度等信息进行统计及分析,以数字化、可视化的形式全面反映园区的管理及运营情况,方便管理者快速、直观地了解整个园区的经营状况,并及时调整或改进运营模式,为入驻企业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提升园区的运营管控能力。
(1)企业大数据:不仅从行业分布、规模、成立年限等多维度横向展示园区注册企业概况,还通过园区周边及对外投资企业的概况与园区注册企业进行纵向对比,可以快速了解园区相关企业的综合情况。
(2)产值大数据:通过对园区及园区所带动的周边年产值情况的分析,反映园区“小宏观”经济运转状况、经济结构及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3)创新大数据:通过园区企业的专利、发明创造能力,软件著作权、作品著作权、商标申请情况等创新能力指标,并与所在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反映园区的整体创新能力。
(4)人才大数据:对园区岗位招聘、薪酬福利、人员分布等的描述,反映园区人才及就业情况。
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是园区运营服务的高阶阶段,在园区运营前期还是要做好基础的物业服务和保障,到了园区服务的后期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规划进行阶段性的优化和提升,甚至最后单独分拆为独立的板块,对外输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