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H1、H2、H3 业务的组织与人才匹配

6.1 H1H2H3 业务的核心差异

业务类型

核心目标

关键任务

风险程度

对组织的需求

对人才的需求

H1(核心业务)

稳定现金流、提升利润

优化运营效率、控制成本、保障质量、维护客户关系

低(市场成熟、模式清晰)

流程化、标准化、高效协同

注重细节、执行力强、成本意识高、熟悉现有业务

H2(成长业务)

抢占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拓展新渠道、迭代产品功能、建立品牌认知

中(市场竞争加剧、需求变化快)

灵活、敏捷、跨部门协作顺畅

市场敏感度高、创新能力强、抗压能力强、具备跨界思维

H3(新兴业务)

技术探索、市场验证

攻克核心技术、开发产品原型、小范围用户测试

高(市场不确定性大、技术风险高)

开放、容错、资源支持灵活

技术功底深厚、敢于试错、具备长期主义思维、善于学习新领域知识

6.2 H1H2H3 业务的组织架构设计

多数企业的 H1H2H3 业务处于同一组织(公司或事业部)内,需通过矩阵式管理 + 项目制实现差异化支撑:

  • 基础架构:保留职能部门(如研发部、生产部、销售部),为 H1 业务提供稳定的运营支持。
  • H2 业务:采用项目制 + 职能部门协作模式,成立专项项目组(如洗地机项目组),由项目负责人统筹,研发、生产、销售部门派专人参与,确保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 H3 业务:设立创新实验室新兴业务探索部,独立于传统职能部门,赋予更大决策权限,可灵活调配公司资源(如研发经费、外部合作资源),允许试错与调整。

以谷歌为例:

  • H1 业务(广告平台):依托成熟的销售、运营职能部门,保障现金流稳定。
  • H2 业务(安卓系统、谷歌地图、YouTube):成立专项事业部,整合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团队,拓展广告业务边界。
  • H3 业务(AI 机器人、智能眼镜):由谷歌 X 实验室负责,独立探索前沿技术,与传统业务保持一定距离,降低短期业绩压力。

6.3 H1H2H3 业务的人才配置与激励

6.3.1 人才配置

  • H1 业务:优先选拔内部资深员工,他们熟悉公司流程与现有业务,能快速提升运营效率;可通过精细化管理培训”“成本控制专项考核进一步强化能力。
  • H2 业务:采用内部选拔 + 外部招聘结合的方式,内部选拔熟悉公司文化的核心员工(如优秀销售经理、产品经理),外部招聘具备新领域经验的人才(如线上营销专家、新渠道拓展人才),形成文化契合 + 能力互补的团队。
  • H3 业务:以外部招聘为主,引进行业顶尖技术人才、科研专家,同时选派内部学习能力强的年轻员工参与,培养未来核心团队;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获取技术支持。

6.3.2 激励机制

  • H1 业务:激励侧重短期业绩与效率,如成本节约奖(按成本降低比例发放奖金)、利润分红(根据业务利润提取一定比例奖励团队)、客户满意度奖励(客户满意度达标给予额外奖金)。
  • H2 业务:激励侧重中期增长与市场份额,如销量突破奖(达到阶段性销量目标给予重奖)、新渠道拓展奖(成功开拓新渠道给予提成)、产品迭代奖(产品功能优化带来销量增长给予奖励)。
  • H3 业务:激励侧重长期技术突破与市场验证,如技术专利奖(申请成功核心专利给予奖励)、原型开发奖(完成产品原型并通过初步测试给予奖励)、长期激励(如项目期权、股权,绑定团队与企业长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