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小民企战略管理常见问题与根源剖析
(一)十大典型问题(陈凯洁具占八项)
- 战略 “藏于老板脑中”:多数中小民企老板因保守心态,不愿公开战略目标与价值方向,导致战略仅停留在老板个人认知中,高管团队无法准确理解,形成 “目标脱节”;
- 发展 “顺其自然”:缺乏主动规划意识,经营决策依赖
“踩西瓜皮” 式的被动应对,无长期方向指引;
- 仅有销售目标,无整体规划:将 “经营” 等同于 “销售”,仅设定销售额指标,忽视生产、研发、人力等配套环节的协同规划;
- 销售目标制定不科学:老板若为销售出身,易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认为 “市场变化快,战略目标无用”,导致销售目标缺乏数据支撑与逻辑推导;
- 战略规划零散不系统:中小民企普遍 “重经营、轻管理”,经营板块(如市场、销售)投入多,管理板块(如组织、绩效)建设弱,形成 “经营金三角大、管理金三角小” 的失衡格局,企业规模突破 1 亿元后易陷入瓶颈;
- 战略目标无共识:年初制定的目标常 “不了了之”,核心原因是部门对目标不理解、不认同,执行过程中严重打折扣;
- 战略目标分解不到位:绩效考核与战略目标脱节,出现 “部门考核 90 分、100 分,但公司整体目标未达成” 的矛盾,本质是目标未拆解到岗位、未关联责任;
- 战略规划与措施 “悬空”:仅形成书面方案,未制定具体落地路径,更未推进执行;
- 配套资源不到位:战略实施所需的自动化设备、信息化系统、资金、人才等资源未同步规划,年底目标未达成时,部门将责任 “甩锅” 给老板;
- 缺乏战略复盘闭环:无定期评估、调整机制,战略执行效果无法追踪,问题无法及时修正,形成 “制定 - 搁置” 的无效循环。
(二)问题根源的五大核心因素
- 畏难情绪:老板多接触过阿米巴、BLM 等复杂理论,或了解大型企业数百万、上千万的战略咨询费用,认为战略管理 “高大上、难落地”,即便学习相关课程也难以转化,最终 “想做不敢做”;
- 认知不足:未意识到战略管理对企业长期发展的支撑作用,仍将重心完全放在 “短期赚钱” 上,忽视管理对经营的赋能;
- 干部能力支撑弱:管理团队多为 “实操型”,缺乏系统化战略思维与工具应用能力,无法承接战略落地需求;
- 内部共识缺失:老板与高管、部门之间对战略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未通过有效沟通形成统一认知;
- 缺乏有效方法:现有战略管理工具(如 SWOT、波特五力、平衡计分卡)理论性强,中小企业管理团队难以直接理解应用,导致 “想做不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