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收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公司作为发展扩张的选择之一。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能够让众人为之倾倒呢?杠杆收购与其他方式相比,长处又在哪里呢?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能采取杠杆收购的方式呢?对于上述的这些问题,读者可以在这本《杠杆收购入门精要》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本书的作者是戴维·皮尔格,他是弗莱克丝银行家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兼主席。他不仅常年在高盛投资集团、摩根士丹利等顶级的金融机构中教授公司估值及金融模型方面的课程,并且也曾经多次参与过金融结构部门重组与并购的活动,可谓是经验丰富,练达老成。
本书的篇幅不长,短短的129页想要概括关于并购的全部内容也有些许不切实际。不过作者仅从杠杆收购出发,将本书分为理论与实操两个部分。现在仍有一些人对杠杆收购存在偏见,片面地认为利用杠杆就是心怀鬼胎,非传统型收购就是图谋不轨。但其实在并购事业历史更为悠久,发展更为成熟的美国,杠杆收购早已屡见不鲜。从杠杆枭雄KKR集团到后来的Metsec管理层收购融资案,都是并购专业人士耳熟能详的例子。本书以清晰的逻辑、缜密的思考、精练的语言及准确的数据来概括杠杆收购过程中的所有要素,深入浅出地以虚拟的ABC公司为例,带领读者一步步去了解杠杆收购的全过程,让读者自己来判断杠杆收购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首先是理论部分,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杠杆收购中涉及的一些基本常识,比如什么是杠杆收购。为什么要进行杠杆收购、杠杆收购的参与各方是谁、杠杆收购可能的结果有几种及基本的金融、财务术语。杠杆收购产生于第四次并购浪潮期间,其又称融资并购。举债经营收购是一种企业金融手段,指公司或个体利用收购目标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收购此公司的策略。简单来说,就是一家公司通过借大量的钱去购买另一家公司。那么投资者和商人们为什么要借钱来进行杠杆收购呢?答案很简单,投入更少而利润更多。
相比于其他收购方式,杠杆收购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以更少的权益投资促进方案成交。并且即使投资失败,投资者的损失相比于传统的投资方式也小得多。进行一次杠杆收购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合作,虽然大家参与进来的方式不同,但是各方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只要互相找到一个良好、平衡的状态(在经济稳健、市场发展良好的前提下),杠杆收购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威廉·欧奈尔曾经说过:“不要懵懵懂懂地随意买股票,要在投资前扎实地做一些功课,才能成功!”同样,杠杆收购也不是一件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其需要非常详尽的调查和准确的数据分析作支撑,所以要求参与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并且还要能熟悉和看懂一些运营必需的表格和反映企业实际状况的资料。
其次是实操部分。市面上提及实际操作的专业书籍有很多,但本书却别具一格。作者虚拟了一个ABC公司,以其作为第二部分叙述的主线,带领读者一步步地完成一个完整的杠杆收购交易。这不仅可以让读者快速了解到一个杠杆收购模型的所有关键方面,并可独立建构模型,还可以方便读者更快地获取信息并了解数字背后的意义。对于一本体例较短、篇幅不长的专业书来说,能够兼顾读者实际操作和理论框架建立这两点真的是难能可贵。
最后是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问题。财务分析师在创建一个完整的杠杆收购分析时,需要对自己所掌握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反复的检查和筛选,以分析不同因素、情景及收购中的杠杆对目标公司的影响。对于一个投资者和实战参与者而言,其所创建的分析和交易框架越能反应目标公司的实际状况,就越能应对目标公司在未来的不同运营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问题,以及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目标公司未来的潜在可能性。
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对公司未来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是极其重要的,这可以帮助预计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能力、最终所有者和投资回报等因素。作者通过带领读者对书中所列的杠杆收购模型的分析、概括,使得读者在对杠杆收购的基本技巧和原理有一个简要认识的同时,也能主动地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待杠杆收购分析,将理论融入实践,从而帮助其在以后的并购工作中更好地以实践者的身份在投资银行、私募股权或者以收购方的立场来运用这些技巧。
总体而言,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的专业书籍,适合想要学习杠杆收购分析基本原则和模型技巧的个人、投资银行业中从事金融分析的人员,以及对于杠杆实操方法感兴趣却没有太多时间的专业人士阅读。不过遗憾的是,对于完全没有财务基础知识、不了解基本会计概念及不懂Excel基本使用知识的读者来说,本书阅读起来会略显吃力,恐不是上佳之选。

叶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