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仁苏打水场景营销案例解析

(一)案例背景与初始定位

饮料行业长期依赖深度分销,多数企业难寻有效品牌建设路径。名仁苏打水作为苏打水品类头部企业,几乎未投入大量品牌广告,却实现了良好发展。约 2015 年,该企业发现白酒经销商、有白酒资源或喜爱喝酒的经销商,销售苏打水效果显著,由此提出 “酒前酒后喝名仁” 的初始定位,后逐步升级为场景营销模式。

(二)核心场景:酒类相关场景的深度绑定

1. 场景适配逻辑:酒为酸性,过量饮用易口干(尤其酱酒),而苏打水为碱性,可中和酸性、缓解口干,二者属性高度匹配。且白酒经销商常举办品鉴活动,需大量用酒,苏打水可依托此类活动同步推广。

2. 成效突破:传统饮料模式下,一个县需铺数千家店才可能卖出 10 万件苏打水;依托酒类场景后,仅需 100 家店即可达成 10 万件销量,即 “百家店 10 万件”。单店年销量可达上千件,月销量七八十件至八九十件,效率大幅提升。

3. 人群与趋势带动:酒类消费场景触达的是高势能人群,消费能力与传播力强。在一个县,做好 30 家高端烟酒店的场景营销,即可快速带动全县苏打水消费趋势,无需再依赖大规模深度分销。

(三)场景拓展与 “无淡季” 实现

1. 宴席场景:结合白酒宴席场景,苏打水成为宴席饮品选择。如在长安县,一场宴席平均消耗 20 件苏打水。

2. 礼品场景:打破 “过节不送水” 的固有认知,依托 “酒前酒后喝” 的场景价值,苏打水成为节日贴心礼品。

3. 饭前饭后场景:针对肉类消费的酸性属性,拓展出 “饭前饭后喝苏打水” 的场景,契合健康需求。

4. 淡旺季平衡:传统苏打水夏季为旺季、冬季为淡季,绑定酒类、宴席等场景后,冬季也成为旺季,实现 “无淡季” 营销。

(四)场景分类与价值

1. 种子场景:以烟酒店品酒场景为代表,可开展品鉴与体验,触达高势能人群,如同 “种子” 般能扩散 —— 接触过的消费者会在其他场景主动购买,带动更多场景销售。

2. 引线场景:包括宴席场景与礼品场景,作用是 “穿针引线”,将苏打水从高势能人群推向普通人群,使其进入家庭日常消费。

(五)场景营销的行业适用性

不仅名仁苏打水,近期服务的多家优秀企业均采用场景营销模式,如金兴(方刚老师后续讲解)、白酒行业增长较快的李渡,以及 2024 年销量爆发的江小白,均通过场景营销教育消费者,实现增长突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传统深度分销边际效益递减,场景营销成为企业突破瓶颈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