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绩效申诉管理

在设计一个管理体系的时候,除了正常的业务流程,通常还要考虑一些特殊的业务场景,对绩效管理来说,申诉就是其中一个特殊的场景。

一、为什么要做绩效申诉

“公平、公正”是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尽管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要求的,但由于绩效考评工作的特殊性,如考评标准模糊不清、信息收集不充分或数据质量存在问题、考评者存在偏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考评结果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被考评者感到委屈、受伤,相关人员也会受到影响,还可能因为个别案例影响员工对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信任度。为了消除不良影响,有必要建立绩效申诉的管理机制,使得员工在收到无法接受的绩效考评结果时,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来复核,从而保障绩效管理体系的公平性、公正性。对管理者来说,这也是一种警醒,是一种纠偏的手段。

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很多管理者对绩效申诉有抵触情绪,而很多员工由于担心“秋后算账”,也不太愿意发起绩效申诉,甚至心怀不满地离职。事实上,大可不必,对管理者如此,对员工亦如此。对管理者来说,绩效申诉既有利于企业开诚布公地解决员工的问题,增加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信任度;又为其审视、修正考评工作提供了契机。对员工来说,放弃绩效申诉则失去了维护自身正当权


益的机会,如果因此还要找新的工作,则更为可惜。对绩效管理人员来说,绩效申诉是发现和修复绩效管理体系漏洞的契机,也是检验绩效管理体系自我调控功能是否有效的契机。可以说,绩效申诉是创造“多赢”机会的触发点,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

为了保障绩效申诉有效地执行,绩效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完善的机制,使得绩效申诉易行、可行。易行是指有比较丰富的申诉渠道,员工可以不费劲地发起申诉。可行是指管理者对申诉抱有开放的态度,就事论事,人力资源部应该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主持公道。在绩效申诉执行过程中,需要秉持合理、公开、及时的原则。当然,任何管理动作都需要资源投入,绩效管理人员应该对绩效申诉进行必要的审视,避免绩效申诉被滥用。

二、绩效申诉的渠道管理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虽然很多公司强调可以申诉,但往往是口头上的,当员工真正要进行申诉的时候,往往找不到申诉渠道。即使有申诉渠道,也形同虚设,比如,在阴暗的角落里有一个信箱,信箱上布满了灰尘,信箱的锁早已锈迹斑斑;或者,在系统页面边边角角的地方设置了一个申诉入口,鼠标的光标瞄了老半天都点不中等。绩效申诉要发挥效用,绩效管理人员在推动管理者、员工理念转变的同时,必须建设便捷、易用的申诉渠道,包括线上的电子流、邮箱、即时通信软件,线下纸质申请单等。

(1)​ 电子流。在绩效管理系统中设置专门的绩效申诉入口,相关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系统发起申诉申请。或者在 OA、BPM 等类似的 IT 系统中配置绩效申请的电子流,方便员工发起申诉申请。

(2)​ 邮箱。设置专门的受理绩效申诉的邮箱,方便员工发起申诉申请。邮箱需要有专人进行管理,避免员工发起申请后犹如石沉大海,进一步激化矛盾。

(3)​ 即时通信软件。设置专门的受理窗口,方便一些不常用系统、邮箱的员工发起申诉申请。

(4)​ 线下纸质申请单。设计纸质的绩效申诉表格,可以由人力资源部或 HRBP

办公室受理绩效申诉申请单。


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信息化程度、办公区域分布等),针对的考评对象也不尽相同,对应的申诉渠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便捷、可行是基本要求。

三、绩效申诉的闭环管理

绩效申诉的渠道是一个入口,是一个触发点,绩效管理人员需要设计相应的流程来确保绩效申诉能实现闭环管理,绩效申诉管理流程示意图如图 4-6 所示。

图 4-6 绩效申诉管理流程示意图

(1)​ 发起绩效申诉。当员工对自己的考评结果有异议的时候,可以发起绩效申诉,并如实填写申请单(线上或纸质),如表 4-9 所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裁剪”。

(2)​ 受理申请。无论员工以何种方式提出绩效申诉申请,人力资源部对接人

(通常是 HRBP 或绩效管理人员)都应予以受理,设置此环节是为了让申请人安心,同时获取更详尽的信息。

(3)​ 收集相关信息。在受理申请的时候,对接人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要想对申请人的真实绩效水平有全面、准确的评价,绩效管理人员还必须收集考评周期内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绩效复评提供依据。


(4)​ 组织复评。绩效管理人员根据信息收集的进展适时组织绩效复评,复评参与人包括申请人直属上司、间接上司、相关岗位代表、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等。必要的时候,可以安排申请人参与复评,并对资料、关键事件等进行直接陈述,以使复评更直接、客观。

(5)​ 升级复评。通常,在组织第一轮复评后会将复评结果反馈给申请人,同时安排相关信息的变更并关闭申请单。如果申请人对复评结果有异议,则要组织升级复评。升级复评通常由专门的绩效管理委员会或类似的组织来承接,为避免造成管理资源浪费,要适当控制升级复评的次数。

(6)​ 关闭绩效申诉申请。无论升级复评结果如何,在公司内部都是最终的结果,结果反馈给申请人后进行资料归档并关闭申请单。如果申请人仍不接受,可以申请仲裁或聘请专业的外部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费用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

在绩效申诉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生严重的冲突,需要安排员工关系管理专家、法律顾问等参与其中,避免由于处置不当而产生法律风险。对于绩效申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管是业务部门管理的问题,还是绩效管理体系本身的问题,都需要纳入问题管理清单,安排专人跟进改善,直至问题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