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岗位工作分析工程(三步成书法)
1. 工程核心目标
形成规范、实用的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 “干什么、怎么干、需要什么能力”,为后续人才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 三大实施步骤
(1)成立专项小组
- 小组构成:人力资源部牵头,各部门主管及岗位优秀员工参与,避免人力资源部越俎代庖。
- 核心职责:人力资源部负责提供标准化模板与填写规范培训,部门主管与优秀员工负责萃取岗位专业知识、技能与工作经验。
(2)收集岗位信息
- 工作日志分析:要求员工连续 1-2 个月记录每日工作(不少于 60 项),全面呈现岗位实际工作内容。
- 问卷调研:针对代表性岗位(关键岗位优先)发放调研问卷,核心收集三大信息:
1.
工作职责描述:明确工作内容、时间占比、流程标准、输入输出要求,颗粒度尽量细化。
2.
专业知识清单:列出岗位所需掌握的公司知识、行业知识、专业理论等,作为培训与考核依据。
3.
专业技能要求:明确岗位所需技能及熟练程度(初级 / 中级 / 高级 / 专家级)。
- 调研实施:200-300 人企业可选择 40-50 个代表性岗位,每个岗位由 1 名优秀员工填写问卷,主管审核,人力资源部协助萃取核心信息。
(3)编写岗位说明书
- 核心要求:基于收集的一手信息,结合标准化模板,形成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岗位说明书。
- 动态更新机制:出现以下三种情况需及时调整:
1.
公司战略目标重大调整,导致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变化;
2.
引进新的管理方式,引发业务流程与岗位分工调整;
3.
采用新技术(智能化、信息化等),导致岗位编制、任职资格变化。
3. 参考资料
详细方法见《强管理,打胜仗:企业管理体系自主建设指南》第 116-130 页。
(二)岗位价值评估工程
1. 工程核心定位
岗位价值评估是解决薪酬内部公平性的关键工具,通过多维度分析评定岗位对企业的价值贡献,为薪酬体系设计、职位等级划分、职业发展路径规划提供依据。本课程采用基于美式 2.0 优化后的工具,更适配中小民企实际。
2. 三大核心认知
- 评估对象是岗位本身,而非岗位任职者,聚焦岗位的价值贡献与特性;
- 核心目的是解决内部公平性,不直接决定外部薪酬竞争力;
- 评估结果需公开透明,避免因薪酬相关争议影响员工积极性。
3. 七大实施步骤
(1)成立评估委员会
- 构成:企业管理层、部门负责人、外部第三方专家(保证公正性)、列席观察员(各部门班组长及员工代表,负责传达沟通)。
- 核心要求:
1.
全面了解所有被评估岗位的工作内容与任职资格;
2.
熟练掌握岗位价值评估实施方案;
3.
必须全程参与评估会议;
4.
负责向员工解释评估意义与薪酬相关问题。
(2)确定岗位编制计划
明确企业现有岗位清单及编制情况,基于上一阶段组织架构设计成果,筛选需评估的岗位(200-300 人企业约 100 个左右岗位)。
(3)选择负薪要素
筛选 8 个核心负薪要素(权重合计 100%),适配中小制造企业特点:
|
负薪要素 |
权重 |
核心内涵 |
|
任职资格条件 |
10% |
学历、工作经验等基础要求 |
|
专业知识 |
12% |
岗位所需专业理论与行业知识 |
|
沟通难度 |
10% |
对内对外沟通的复杂程度 |
|
解决问题难度 |
15% |
岗位工作中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 |
|
监督范围 |
15% |
管理幅度与监督层级 |
|
职责范围 |
13% |
岗位工作的覆盖领域与权责边界 |
|
战略重要性 |
15% |
岗位对公司战略落地的支撑作用 |
|
工作条件 |
10% |
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与辛苦程度 |
(4)确定评估方案
- 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评估 20 个标杆岗位(如总经理、生产经理、技术主管等),第二阶段参照标杆岗位评估其他岗位;
- 制定会议议程:明确评估会议时间、流程、岗位介绍顺序等。
(5)召开评估会议
- 流程:岗位负责人介绍岗位职责与任职资格(3-5 分钟)→ 评估委员提问答疑(不超过 10 分钟)→ 委员独立打分→ 现场回收打分表;
- 打分规则:每个负薪要素按横向(要素等级)与纵向(要求标准)交叉打分,例如 “大专学历 + 3 年经验”
对应 39 分,“中专学历 + 3 年经验” 对应 32
分。
(6)汇总评估结果
- 数据处理:去掉每个要素的最高分与最低分,计算剩余分数的平均分;
- 加权计算:平均分 × 对应要素权重,汇总得出岗位总得分;
- 结果呈现:标杆岗位得分范围 17-224 分(如总经理 224 分,行政部保洁员 17 分)。
(7)结果应用与修正
- 直接应用:划分岗位等级序列(M 线管理岗、P 线技术岗),作为薪酬体系设计依据;
- 动态修正: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微调分数,确保结果符合岗位真实价值。
4. 关键注意事项
- 避免 “评人不评岗”:聚焦岗位本身特性,不考虑任职者个人能力;
- 第三方参与: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避免部门利益冲突;
- 标杆岗位优先:减少重复评估,提高效率;
- 结果公开:岗位等级与晋升标准公开,薪酬具体数额保密。
5. 参考资料
详细方案与工具见《强管理,打胜仗:企业管理体系自主建设指南》第 130-143 页。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