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到执行:BLM 模型领导力实践与项目管理工具应用
战略报告精美,执行却一地鸡毛?高层共识的“星辰大海”,到部门行动时只剩“各自为战”?战略与执行间的巨大鸿沟,往往缺了关键一环:精准的战略解码!聚焦BLM核心:拆解战略解码,让组织力出一孔!
专家:牛俊伟,企业教练、企业变革和组织能力管理顾问、实战派专家
在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教练领域深耕三十余年,除了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常务副总裁职务,还为海尔集团、中集集团、青岛啤酒、中广核集团等等三十余家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
主持人:张本心,识干家(博瑞森图书)创始人&总编辑,22年管理图书策划出版经验。

一、BLM 模型的核心演进与领导力定位
1.1 BLM 模型的起源与优化迭代
BLM(业务领先模型)源自 IBM,由郭士纳最初推出,后经两次关键优化形成当前的完整框架。IBM 后续接任总裁彭明胜发现,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在于凝聚人心,而价值观是团结员工的基石,因此新增了 “价值观” 横线,为业务发展划定底线。2016
年左右模型传入华为后,华为针对营销大系统的管理痛点 —— 全球各区域营销一把手的能力直接决定区域业务成败,一旦出现问题便可能导致集体塌方,进而新增 “领导力” 横线,使其贯穿战略到执行的全周期。
这两条横线的加入堪称 “神来之笔”:价值观是企业的底线思维,确保执行过程不偏离原则、不陷入混乱,避免企业虽有良好起点却因无底线约束而走向衰败;领导力则决定企业的成长高度,为组织发展指明方向,拓展成长空间。二者贯穿 BLM 模型的 11 个模块,成为连接战略与执行的核心纽带,让模型更贴合企业长期经营的实际需求。
1.2 领导力在 BLM 模型中的核心内涵
在 BLM 体系中,领导力并非单一维度的能力,而是由牵引力、方向感、推动力构成的基本盘,三者共同支撑组织从战略制定到落地执行的全流程。
牵引力的核心是打破组织舒适圈,通过双差分析、对标管理等方式,让组织看到与优秀企业、理想状态的差距,产生强烈的不满意感,从而主动向上突破。这要求领导者具备敏锐的差距分析能力,不满足于现状,持续推动组织自我革新。
方向感体现为战略设计能力,在组织跳出舒适圈后,领导者需明确长中短期目标,通过市场洞察、创新焦点挖掘和业务设计,为组织找准前进方向。避免组织因盲目行动而分散资源,确保所有努力都围绕核心目标展开。
推动力强调将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领导者需带领团队快速尝试、大胆实践,在执行中验证方向是否正确,通过不断调整优化达成目标。正如郭士纳所强调的,不要害怕失败,行动本身就是探明方向的过程,唯有持续推进才能将想法转化为成果。
同时,BLM 模型中的领导力并非局限于企业高层,而是一种分布式的组织领导力体系。无论是带三名硬件工程师的开发团队负责人,还是采购主管,只要承担团队管理职责,就必须具备领导力。不同管理层级的领导力要求虽在颗粒度、范围和深度上存在差异,但核心都是推动团队达成目标、助力组织发展。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