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力资源数字化实践关键问题解析

3.1 数字化工具与管理体系的关系

管理软件与管理体系密不可分,脱离管理体系的软件只是单纯的数据管理工具,无法发挥真正价值。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需先通过咨询梳理线下管理体系,明确标准化流程和规则,再将其作为软件输入,固化到信息化系统中。刘书生老师的团队采用咨询 + 软件的服务模式,针对不同企业提供轻咨询(体系成熟度较高,仅需优化)或重咨询(体系空白,需全面搭建),确保软件与企业管理实际匹配。

e ehr 软件的发展源于咨询落地需求,经过七年打磨,已覆盖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核心场景,能够满足企业从中小企业到中大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其咨询品牌创世盛transform 变革音译)与软件品牌 “e efficient 效率音译),分别代表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变革与效率提升,二者是数字化转型的两个关键步骤。

3.2 目标客户与产品特点

  1. 目标客户群体:主要服务 100 人以上、注重体系建设和效率提升的企业,同时涵盖高校、医院等机构;对于人员规模不足 100 人但分散办公(如贸易型公司全国多城市布局)的企业,也能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管理效率。
  2. 产品核心特点:
  • 部署与付费模式:采用本地私有化部署,一次性买断,无用户数限制,相比 SaaS 产品每年付费模式,长期成本更低。
  • 价格区间:根据模块数量(基础模块包括招聘、人事、考勤、薪酬,深入模块包括绩效、培训等)和员工人数、职位复杂度确定价格,实施交付价格与人员规模相关,整体客单价在七八万至二三十万不等,包含微咨询服务,性价比高于单纯卖软件的厂商。
  • 适配性:支持国产数据库和国产操作系统,满足信创环境要求;对于中大企业的复杂场景和自主开发需求,可提供源码转移服务,支持企业在此基础上自主调整。

3.3 企业数字化选型建议

  1. 中大企业:倾向于自主开发或基于成熟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核心需求是自主可控、满足复杂场景和数据打通需求,同时注重信息安全(HR 系统包含领导信息、工资信息等敏感数据)。此类企业可选择支持源码转移的产品,在已有成熟体系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开发,降低自主开发成本。
  2. 中小企业:无需投入大量精力自主开发,选择覆盖场景全面、成本较低、可快速落地的成熟产品即可,e ehr 等软件可满足其核心需求,且能借助政府数字化补贴降低投入成本。

3.4 政府数字化补贴申请要点

  1. 补贴范围:人力资源数字化属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补贴范畴,未上线过 HR 系统的企业可申请,已享受过同类系统补贴的企业不可重复申请,但不同类型系统(如之前上线销售管理软件,此次上线 HR 软件)可分别申请。
  2. 申请流程:全国已有三批试点城市,第四批预计明年年初推出,企业需向当地工信部门申请,经过国企平台监管实施情况后,补贴资金专款专用,申请过程需按要求提交材料,等待批复后再推进项目实施,确保补贴合规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