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战略管理实施的关键提醒(避坑指南)

(一)老板必须规避的三大误区

  1. 不要缺席战略管理:老板是战略小组组长,需全程参与培训、讨论、复盘会议,没时间可协调晚上或周末,但不可缺席 —— 若老板不参与,团队会认为战略不重要,导致执行敷衍;
  2. 不要频繁更换战略框架:即使引入大厂背景的职业经理人,也需基于现有战略框架迭代优化,而非全盘推翻 —— 频繁更换框架会导致管理成本增加、团队适应困难,如某企业每年更换战略工具,3 年后仍无稳定管理体系;
  3. 不要心疼短期工作量:战略管理初期会增加团队工作量(如填写问卷、制定计划),但需坚持推进 —— 若因团队辛苦暂停(如不写工作日志),会导致管理回到原点,前期投入白费。

(二)高管必须做到的三大要求

  1. 主动学习工具方法:通过《强管理,打胜仗》一书、直播课件掌握战略管理逻辑,避免因不懂而抵触”—— 如部门负责人需理解五年纲要与部门计划的关系,才能准确拆解目标;
  2. 带领团队共同参与:制定部门计划时需拉上核心骨干,让执行层参与讨论”—— 如生产部计划需让车间主任参与,避免计划脱离实际
  3. 重视数据与复盘:每月跟踪计划完成情况,主动收集数据(如设备故障率需来自生产报表),复盘时不找借口、只找原因”—— 订单交期延迟需分析是产能不足还是采购滞后,而非归咎于客户催单急

(三)中小企业的适配性原则

  1. 规模适配3000 万以下销售额的企业无需复杂战略,可聚焦生存型目标(如稳定客户、控制成本);3000 - 5 亿销售额的企业需搭建六步法框架,重点解决从生存到发展的转型;5 亿以上企业可优化细节,增加平衡计分卡等工具;
  2. 资源适配:战略目标需与资源匹配,如规划自动化设备升级需同步考虑资金预算,避免目标定了但没钱投入
  3. 能力适配:管理团队能力弱时,可采用轻咨询模式(请顾问协助搭建框架,内部团队逐步接手),而非直接照搬大企业的复杂体系 —— 如陈凯洁具初期由顾问主导制定纲要,第二年实现内部自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