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让用户与你的连接变得可持续、深入。
受消费者是理性购物者这一假设的驱动,企业经营者往往不自觉地倾向于认为消费者想要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才购买。但以产品驱动为主的经营活动,消费者很难参与,特别是当产品与生活方式关联度不高时。消费者除了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很难与企业发生更多关联,这种一次性关系导致企业跟用户之间只有交易而难以产生“交情”——交易与交情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互动,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基础是利益互换,是一种交易关系,一般遵循公平法则,交往双方都要考虑付出与收益的平衡;亲朋好友之间是利益与情感共同体,是一种共享关系。
基于产品销售的连接只是浅层次的物理连接,而“参与”可以让你与顾客的关系更融合,进入“共同体”式的关系。
互联网时代,传统广告对用户的影响力不断衰减,企业也应创建方便用户参与的“甜蜜区”——这是产生高价值、强化顾客情感的重要选择。
甜蜜区的概念源自体育运动——美国棒球击球手泰德·威廉斯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他的秘诀是,只打“甜蜜区”(Sweet Area)的球。所谓“甜蜜区”是指击中率较高,适合于把球打到合适区域的击球区。
用户的甜蜜区应该与粉丝自我身份认同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重叠,主要集中于消费者喜欢参与的活动或兴趣爱好,能够反映她们生活中一个更高的目标。如多芬的真美运动、露露柠檬的瑜伽训练,可以让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在活动中了解产品、品牌和理念,并与其他用户建立联系。又如知名的零售商塔吉特(Target)的“Bullseye Gives”项目将数百万美元的处置权交到用户社群手中,向用户征集应该得到最大比例捐款的10家慈善机构。塔吉特听取了大家的建议,并切实根据投票份额对慈善捐款的去向进行了分配。
《体验经济》一书将顾客的体验分为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遁世体验和美学体验,通常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同时涵盖了这四个方面,而“甜蜜区”正好是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点的体验。
有“品牌资产鼻祖”美誉的著名品牌战略管理专家大卫·艾格认为,我们需要创造一些事件、活动,找到双方共同的兴趣点,并鼓励顾客参与、讨论。为此,你需要通过对顾客的深入了解,寻求共同兴趣,以便找到可能的甜蜜区。例如探讨以下这些问题:
(1)人们如何消磨闲暇时光?
(2)喜欢从事哪些活动?
(3)哪些收藏对他们来说极其重要,足以反映其个性和生活方式?
(4)他们通常谈论些什么?
(5)他们对哪些领域有鲜明的立场?
(6)他们的价值观和信念为何?
与基于产品特性与消费者建立关系相比,与消费者的甜蜜区相连建立的关系更加丰富。对很多品牌来说,受功能优点驱动的粉丝关系更为脆弱,甜蜜区计划的存在使品牌与女性消费者之间形成闺蜜般的关系——我们不能像以往一样站在高处跟粉丝说“我最棒”,而要让粉丝成为闺蜜,说“我们很好”——对于女性来说,“闺蜜”情感源自参与、共享,是深入和持久关系的最佳表现。
托社交媒体之福,新一代的女性消费者展示了她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她们乐于扮演你的闺蜜。你所需要做的事情是,满足其参与的需求,创建可以参与的“甜蜜区”,有效推动双方关系的闺蜜化。
露露柠檬的创始人丹尼斯·威尔逊创业之初便坚信好产品本身需要“故事”支撑,而当时还没有太多体育品牌可以精准捕捉女性消费者对运动产品的“情感诉求”,这就给了他更多机会。他说:“我们努力为顾客营造温馨、快乐的‘社区’感觉,这样消费者与品牌间不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像是闺蜜。她们来这里就像‘聚会’,购物不过是日常习惯动作。”
维基百科:用户主导的互联网平台 网络社交时代迎来了一种全新的品牌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软件界开放源代码的运动——软件设计师们以开放的态度将程序原始码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取用甚至修改。 在这方面,“维基百科”是典型代表。 百科全书按照传统认识,总得是那种做学问做到独步天下的人才有资格编写的。十八世纪法国以狄德罗为首的一帮思想家被称为百科全书派,不就是这么来的么?维基百科可不这么干,把词条编辑工作全部交给网民。所有词条,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编辑,每个词条永远处于被修改、完善的状态。如今,该网站提供了包括250种语言在内超过900万的条目,成为世界上最常使用的参考资料之一。参与网站创建和维护的贡献者都不计报酬,他们的总人数接近30万。 |

张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