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环境及信息革命使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企业面临着生存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必须对现有工作方法、管理理念与组织结构进行彻底再造革命,或许可以让企业涅槃重生,流程再造思想应运而生。
“流程”这一概念,是由有着管理思想界“活着的传奇”之称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47—)在其“企业竞争优势”研究中率先使用的。而后,麦肯锡咨询师托马斯·J·彼得斯(Thomas J.Peters)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Robert H.Waterman)以流程概念为基础分析了企业组织七要素,形成麦肯锡7S模型推广应用。
在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与托马斯·达文波特,系统地提出了流程管理思想,被称为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再造,简称BPR)的奠基人。迈克尔·哈默最早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流程”的定义,并进而提出了BPR的理念。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被视为流程再造的起点,到1993年《再造企业:经营革命宣言》及1995年的《再造革命》等,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一阵“流程再造”旋风。这里的流程再造指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显著性改善。简单地说就是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在新的企业运行空间条件下,改造原来的工作流程,以使企业更适应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它以一种再生的思想重新审视企业,并对传统的管理学赖以存在的基础—专业分工理论提出了质疑,是管理学发展史中一次巨大变革。
至此,经过数十年的漫长历程,流程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身份进入管理学的词典里。也正是经历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迈克尔·哈默提出了流程型组织的雏形,并逐渐发展完善,流程管理完成了从成长到成熟的转身。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