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人的命运,以及由人组成的组织的命运,最终是由人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曾提出一个“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反映了他对人的特性及人的命运的深刻认识。深入解析它,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于由人组成的企业组织的认识。

萨特把“存在”区分为两种,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就是物,“自为的存在”就是人。世间万物,无论是无生命的还是有生命的,都是先有本质而后有存在。所谓“本质”,就是某种规定性。种下西瓜你只能收获西瓜,种下豆子你也只能收获豆子,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只兔子生下来就是兔子,它一定不会变成一只鸭子,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是物的特性。

人则不是这样。人的存在是一种“自为的存在”。人的本质不是由上帝或其他外在的东西决定的,人以自己的行动创造自己的本质。你做什么事,就会成为什么人;你付出多少,就会实现多少。一个人想成为医生,于是在考大学的时候选择医学专业,毕业以后从事治病救人的工作,于是他真的成为了医生。人不是一个“已成物”,而是一个“自造物”,用萨特的话说:“人首先是个把自我向着一个未来推进,而且知道自已正是这样做的生物。”

人刚出生仅仅是一个存在,这个存在什么内容也没有。但这个存在是“自为的存在”,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医生不是一出生就是医生,而是他选择自己成为医生,经过努力,他胜任治病救人的工作,于是治病救人就是他生命的主要内容,于是他就成了医生。医生就是他的本质或规定性。一开始他什么都不是,后来经过选择和努力才成了医生,这即是所谓的“存在先于本质”。用一句更通俗的话表达就是:瓜有种,豆有种,但人无种,或者说“王侯将相本无种”。你决心成为什么样的人,于是便做什么样的事儿,最终真的就会成为那样的人。

萨特的理论告诉我们,人不是神造的,是我们自己造就了自己。企业是人造的组织,同人一样具有类似的特性。没有哪一个人天生就是总统、总裁,也没有哪一家企业刚创办就是顶级企业。只不过他们选择做一件大事情,并且做成了一件大事情,于是他们就成了大企业,结果就造就了他们自己。

企业家与科学家、艺术家等并没有两样,他们能造就伟大的企业,并非天赋异禀或特异功能。企业帝国也并非神造的奇迹,企业能做大、做强不是靠过人的智慧,更不是靠其他不可理解或见不得人的东西。“万般只在一念间”,一切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企业家和创业者都不必自惭形秽或妄自菲薄,大可以用一句中国的老话来自勉自励,那就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