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维,平台,工具

自从“互联网”这个词来到我们身边,我们的耳膜几乎都是被“颠覆”这个词充斥着。由于职业的原因,我们也是被企业翻来覆去的问及互联网,而这些企业家问话的背后,无不透漏出一种即将被颠覆的恐惧。可以理解,因为“互联网可以改变世界”。因为互联网的到来,我们的未来充满了未知。一位哲人也说过,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得到也不是失去,而是未知中的一种选择。

我们通过对三只松鼠以及沃尔玛,京东在内的企业进行了专项研究,加上我们对自己服务的30多家传统制造企业的实践,我们对互联网的定义是6个字,即思维,平台,工具。

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思维模式。与过去的思维模式相比,互联网思维就是无边界思维。因为互联网的互通,互联,所以时间,空间,事物结构以及这些元素的组合更加自由,组合的结果又是效率和价值的本质性的变化。

互联网是一种平台。与过去相比,我们的企业经营与交易是一种空间概念。比如说市场,传统的市场就是一种空间概念,是交易的场所。而有了互联网这个平台之后,市场就不再是单纯的空间地域概念,而是一种无形的时空概念,是一种电波频次的概念。互联网作为一种平台,其整合,容纳以及价值转换能力是无法想象的。

互联网是一种工具。我们经常打比方说,过去我们没有GPRS卫星导航系统,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不停的问路,甚至要走很多冤枉路。而如今,我们有了卫星导航这个工具,世界就不在陌生了,我们可以毫不费劲的到达想要去的地方。

从企业的角度看,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为供应与需求之间搭起了一个平台,供应方可以非常直接的面对需求,面对顾客。本质意义上讲,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企业可以以互联网为工具,实现与顾客之间的无缝隙对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互联网思维。

以我们的咨询服务项目为例,过去,我们服务企业要做市场研究,就只能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主观性很强。而现在,我们对服务企业市场研究和新产品测试,完全可以借助我们的微信订阅号,微信朋友圈完成。不仅简单快捷,而且客观真实。

企业对互联网颠覆的误解:担心企业被互联网颠覆了。

我们的答案:颠覆企业的不是技术,因为技术的本质是顾客价值

众所周知,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工业4.0时代到来,中国也提出“中国制造业2025国家战略”。这是有技术带来的一场工业革命。而所有的技术革命和社会进步都是基于提升价值,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更好的服务顾客,服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