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体与仁体

在王阳明的思想里面,心、理、道、性、天均是同一所指,心体即性体即道体。天地生生之德下贯在人心之中便是心之体,万化由此而呈现出一派生机,此心体与天地运行“同步”“共鸣”,仁者无私,与万物无隔,与大化同流,自然和畅快乐:

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隔。来书谓人之生理本自和畅,本无不乐,但为客气物欲搅此和畅之气,始有间断不乐,是也……本体之欣合和畅,本来如是,初未尝有所增也……良知即是乐之本体。此节论得大意亦皆是,但不宜便有所执著。316

  人心本是和畅,本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流,故能以万物为一体者必能得一体之乐。人之不乐在于有私,一有私意,人便与一体相隔了,和畅之气便不通了,一体之周流血脉便不畅贯了,乐便不复存在了。王阳明高足龙溪曾以目喻诠释此一体和畅之乐:目自开自阖,“原是快快活活,原是乐。才为些子沙屑所碍,便不快活,便入于苦。欲复本来开阖之常,惟在去其沙屑而已,亦非有所加也”317。心体本是一体周流不息、活泼无滞的生机,然而由于“客气物欲”这些“沙屑”搅进来,清明活泼的心体便不“快活”。因此求乐之道在内不在外,在损不在益,在减不在增。把“沙屑”去除,心体回到生意畅达、天理流行、清明活泼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