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认知误区
很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存在误区,认为 “别人做,我也得做”,盲目跟风。比如听说要请 CIO、上项目看板、引入 ERP 系统,就觉得这就是数字化转型。但实际上,这些只是手段,企业没有明确转型的目的,导致很多情况出现:比如高薪聘请的 CIO 无法发挥作用,上了 ERP 系统后员工怨声载道、系统无法真正落地,最后还否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
(二)企业转型的核心动力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真正动力,源于企业自身的
“痛点” 和 “梦想”。我在访谈企业高层时,通常会问两个问题:
- “你睡不着的时候在想什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有短板和发愁的事,比如订单不足、利润太低、产品退货率高等等,这些让企业管理者焦虑的 “痛点”,就是推动企业转型的内在需求。如果企业没有任何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型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
- “你睡着的时候在想什么(做梦的时候有什么梦想)?”:除了痛点,企业的 “梦想” 也很关键。比如企业希望进入世界 500 强、从 100 亿营收增长到 500 亿、实现上市等,这些目标会让企业产生向上发展的动力,而数字化转型就是帮助企业实现这些梦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典型企业案例
- 汽车配件企业案例(2018 年):2018 年汽车行业处于下滑期,很多汽车配件企业盈利困难,但有一家汽车配件企业却与我们签订了近千万的转型项目,进行规划和策划。访谈时我问老板为何在行业下行期做这么大投入,他表示,一直想把企业打造成现代化企业,之前生意好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赚钱,没时间做内部提升,现在行业放缓,正好有时间 “练内功”。他坚信中国汽车行业不会一直下滑,等行业复苏时,企业能凭借扎实的基础比竞争对手发展更快,所以明确目标是通过转型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 二代接班企业案例:有一家企业的二代因特殊原因被迫接班,他国外回来,发现企业内部很多环节断裂,且由老一辈管理人员把控,每个人的管理方式差异大,企业难以整合。于是他明确目标,计划用 2-3 年时间重构公司基本盘,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企业整合问题,让企业运营更规范、高效。
- 上市公司案例:某上市公司董事长即将在 3-3 年内退休,企业目前发展良好,现金流稳定,在行业内排名靠前,没有明显的 “痛点”。但他希望在退休时,能给下一任留下一个具备 “百年老店” 基础的企业,所以决定通过数字化转型,进行基础性工作建设和结构性调整,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