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岗位工作标准内容与呈现形式
如前所述,经过流程优化,建立岗位工作标准也变得简单,从指导做事的流程图中“找职责”,比过去挖空心思“想职责”容易多了。管理简单才是进步。
“岗位工作标准”应该起到如下作用:让企业员工一看,就知道这个岗位是干什么或管什么的,知道任职这个岗位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工作职责有哪些,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制度、标准、流程图有哪些,做好的标准是什么,履职结果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企业进行职责界定的目的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职责清晰、工作规范、配合有据、协调有序、流程顺畅。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块操作,将“职务分析”“工作描述”“职责界定”“任职资格”“工作配置”“工作统计”等分散构建,虽然管理者归类简单,但承担责任的员工却简单不了。
一个员工新到一家企业,想要掌握自己岗位的所有工作信息,需要花费的时间长、阅读的表格多,看了后面可能已经忘记前面,增加了员工入职的难度,也间接增加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如果用一张表格涵盖员工入职前需要掌握的主要信息,是不是可以提高新员工履职速度、降低企业培训成本?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以某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专员岗位工作标准”为例,了解一般岗位工作标准的内容构成与格式要求。
从表5-1可以看出《岗位工作标准》主要组成部分有七项:适用范围、任职资格(主观条件)、工作配置(客观条件)、工作职责、遵循标准、标准要求、奖惩标准或考核标准。有了这些标准,企业招聘、员工入职培训、工作绩效考核等一览无余。这将极大地减轻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负担,也能大大减轻全体员工的负担。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