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没有必要主动提及竞争对手,客户可能是个外行,没必要给他普及产品知识。客户已经对你情有独钟,提及对手可能节外生枝,导致客户推迟购买决定。但客户喜欢问产品对比的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原因:他是外行,对产品一窍不通,想了解一下行情。或者竞争对手介绍过产品,还说了一些你公司产品的坏话,他将信将疑,找你来验证一下。
如果你在公开场合问十个销售人员是否说过竞争对手的坏话,那有九个销售人员会义正词严地回答你:“不能说竞争对手的坏话。”但他们在私底下实际销售工作中呢?估计会有个别人说竞争对手坏话。有的销售人员说:“只讲自己公司的优势,最多有些参数的对比。”因此,一般标准的回答模式是这样的:“B是一家不错的公司,产品也不错,B和我们A品牌比较起来,可以说是各有优点,我们的产品优势是……”以上回答四平八稳,但对客户影响不大,讲了等于没讲。
我们首先把“坏话”定义一下,就是基于事实的竞争对手的负面案例或者产品的弱点缺陷,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要向客户实事求是地说明呢?如果不涉及企业价值观或者个人道德修养的范畴,说对手的“坏话”对你销售成功有多大帮助,或者干脆有负面的影响?其实,说不说对手“坏话”还是要分情况。
一个女孩正在暗恋一个男孩,忽然有一天跑来问你,觉得那个男孩怎么样,你不可贸然评价。如果你说的是好话,正中她下怀,她会在心里美滋滋地感谢你;如果你一开口就把他贬得一文不值,那她肯定感觉非常不舒服。
同样,公开场合不要诋毁竞争对手,诋毁别人除了表示你风度不够以外,关键是有风险,如果恰好客户是竞争对手的粉丝,就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只要争辩,你输了是输,赢了也是输。
所以,你首先要探明客户虚实,他是否了解产品,了解到什么程度?客户对竞争对手不了解,那你就主动了,先入为主影响,利用你的信息优势对他进行洗脑。如果客户对竞争对手很了解,那也可以询问一下客户对产品的看法,如果客户对产品某一点存在疑虑或不满意,你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你的产品在这方面的突出优势。但是如果客户对竞争对手很满意呢?其实在这个人身上你的机会就不多了,这时就不要多说了,要另辟蹊径,找客户内部对产品不满意的人,所以不了解客户乱说话,很可能会冒犯他。
在公开场合揭示竞争对手的弱点,同时又想降低这方面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影射”方法。所谓“影射”就是通过强调某个问题的重要性,让我们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被客户看得更清楚。例如:你可以说我们的产品采用的是全进口发动机,而竞争对手可能是国内生产的产品;你是自有客户服务团队,服务更专业,必要时会不计服务成本,而竞争对手是通过第三方服务,言下之意就很清楚了。
(2)“引述”。也就是第三方的意见,暗示自己也是同意此观点的,避免与客户观点正面冲突。例如:目前安卓手机的主流配置是5.5英寸1080P屏、高通八核处理器,存储组合6GB+64GB,你说的这款手机也是大品牌,但技术毕竟有点过时了。如果你的产品是窄边框的电脑,你也可以这样问:“你知道为什么大家现在都喜欢窄边框的电脑吗?”
(3)“暗示”。如果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比你的低很多,但品牌质量差不多,你可以这样说:“其实现在大家的上游供应商的成本都是差不多的,说实话,他们的价格这么便宜,我也很纳闷。”请注意,你没有说过任何竞争对手的坏话,也没有明说对方质量有问题,但是在潜在客户心里你埋下了一个地雷,客户感觉不对劲,是不是质量确实有问题啊?
还有一种情况是与客户在私底下交流,同时对方是你的教练或者支持者,你就可以实事求是地告诉对方竞争对手产品的弱点,通过他来告诉客户组织内部的其他成员或者企业高层,比你在公开场合告知更加有效。另外,当你明显处于不利的位置,且客户的销售流程处于末期,马上要与竞争对手签订单了,抛出对方的负面案例推迟客户的采购流程,拿下订单,也算是险中求胜。
有一家生产空调的A企业参与某大型客车企业一个项目的议标,几轮谈判下来,只剩下A企业和另外一个厂家B,A企业使用的是单螺杆压缩机,B企业产品使用的是招标文件中规定使用的双螺杆压缩机。B企业为强调该公司技术上的优势,称行业内一家客车企业C也使用该公司的同款产品,性能得到该客车企业的好评。现场的评委们都倾向于用B企业产品,此时A企业销售人员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一份客户满意度调研表,该调研表恰恰是C企业委托专业的调研机构做的,调查显示:客车不满意栏中有60%的客户填写了噪音太大。与此同时,销售人员把评标委员会请到现场,为了说明单螺杆压缩机的优点,还把一个一元硬币立在中央空调主机上,机器启动时,硬币纹丝不动。大型客车企业的老板一开始并没有说话,这个时候发话了,当场决定产品选型流程推倒重来。一个月后该企业决定采用单螺杆压缩机方案,最终,A企业使用的单螺杆压缩机以低噪音、低震动、平稳可靠运行一举中标。

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