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诩为很有学问的人向南隐禅师问禅,南隐禅师对他只是以茶相待,却不说禅。只见他拿出茶壶,往茶杯里倒茶,杯子已满,他却视而不见,继续倒茶。
他连忙提醒道:“禅师,茶已满了,不用再倒了。”
“是啊,杯子满了。”南隐禅师说,“你就像这茶杯,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不把自己倒空,我怎么跟你讲禅呢?”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思想、知识、经验、个性、习惯等,如何才能做到虚怀若谷、海纳百川?这就需要有归零心态、空杯心态,做到“无我”。
公文写作亦是如此,我们所写的文章,代表的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代表的是领导个人的意志,必须符合机关单位和企业的特点,符合领导的思路、要求、风格和习惯,如果时时处处都以自己的观念和思维为主导,就难以写出让领导满意的文章。
那么,如何做到“无我”呢?
1.对标对表领导
给谁服务文稿,或者文稿给谁看,谁审稿改稿、谁拍板定稿,就以谁的眼光和要求来审视工作、审视文稿,做到对标对表。公文起草中,要忘却自己的固有思维和理念,以领导为准。否则,写出来的文章背离了领导的想法和意图,哪怕视野再宏大、文笔再优美、结构再合理,也难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最终徒劳无功、白忙活一场。
2.时刻牢记受众
文章不是给自己看的,也不是给自己听的。做到“无我”,就是实事求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受众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企业家座谈会、理论研讨会、产业发展论坛、基层一线调研,或者到高校作形势分析报告等,这些参加会议的对象是不一样的,需要时刻牢记受众是谁,然后有针对性地起草行文。
3.杜绝墨守成规
以空杯的心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及时刷新对领导的认识,对工作的认识,不断调整和纠偏写作的思维和方法,做到守正创新。善于清空自己的不成熟的观念和偏见,从书本中、从老经验中“跳”出来,培养自己独立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