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零售背景下,新终端是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必然升级要求。要讨论新终端的建设要求,有必要进一步理解新零售,新零售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效率、个性、体验。
首先,效率。效率就是提高产出、降低成本。
其次,个性。就是说在整个商业领域里,会把消费者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生动、有个性的个体——以(海量)数据的形式。
最后,体验。
一方面,消费者本身的需求(包括很多消费者自身还没有意识到和表达出来的)会更加精准,那么品牌企业生产的、商家提供的商品都会更加满足消费者要求,并且厂家、商家将会花更多精力来提升服务水平,消费者在整个商业环境中都会感觉到更加舒适、愉悦、有满足感。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较少受到各种商业营销手段的干扰(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将会更准确),也更容易从商品中得到切实的满足,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享受生活、研发新技术、探索新领域,甚至连各种由于资源争夺和社会分配不公造成的战争、社会冲突都会大幅度减少。
总体上来说,社会效率的提升,就是新零售的本质和目的;个性的(数据)还原和相关应用技术的成熟,是新零售的基础和手段;而体验的优化,是新零售的最终表现和影响结果。
在新零售时代,品牌厂家应该如何进行“新终端”建设策略的创新呢?可以说,“新终端”建设策略是品牌厂家商业模式转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新终端建设对品牌厂家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看渠道终端的职能,品牌厂家在设计渠道终端模式与运作过程中,要根据品牌发展的不同阶段、产品的不同属性、产品高/低价值的不同、产品高/低关注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
渠道终端有物流(含交易)、产品展示、信息传递、消费者教育四大职能,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渠道的这些职能必须存在。
所以,品牌厂家运营渠道终端,首先不要看形式,电商、百货、商超、便利店、药房、餐都是表面的形式,要看下面埋藏的本质职能。
四个职能哪个最重要?答案是缺哪个,哪个就最重要。
物质短缺时代,一定是物流和产品展示最重要;但信息大爆炸的时候,能够进行信息有效传递和消费者教育最重要;高关注度、高价格产品,缺的是向消费者灌输信息,信息传递更重要;新品类产品,消费者教育重要;低关注度产品,通过产品的即时刺激就能引发购买,产品展示更重要。
再从消费者角度谈谈品牌厂家如何进行渠道运作。现在最具活力、最具购买力、最具影响力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过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消费者要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首先要进行搜索,如今已经进入信息透明化、碎片化、自媒体的时代,这就要求品牌企业要在目标消费者能触碰到信息的所有渠道进行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发布(顾客搜集信息使用的渠道越来越多),否则就会失去被消费者发现和选择的机会。
第二个阶段是消费者选择商品或服务。消费者会利用更多的渠道进行比较,这是因为商品或服务的选择是建立在信息搜集基础上的,消费者通过多渠道搜集信息,自然就会进行覆盖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商品或服务的比较。
第三阶段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狭义的购买过程包括下订单、付款、收货三个阶段,以往这三个阶段基本是在一个时间和空间完成的。换句话说,是通过单一渠道完成的,比如都是在一家百货商店或是超级市场完成的。在多屏幕的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着多渠道购买的现象。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顾客在网上挑选自己满意的商品,然后去实体店铺进行实物查看和试用、试穿等,用手机拍照发给朋友、家人等来征求意见,如果满意,再去网店下订单,用手机支付,通过快递公司将商品送达自己小区的便利店,下班后去便利店拿取。顾客购买过程的完成,无论是下订单,还是付款、取货,都面临着多种渠道选择,每次选择也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消费者群体的多渠道购买行为的变化,要求品牌企业考虑是否进行更多渠道销售,否则你会由于消费者购买过程选择余地有限而失去他们。
第四阶段是消费者消费后的反馈和传播。人类天生就有表达和分享的本性,特别是对于感到好的和不好的,就更会与他人分享,互联网和移动网催生的微博、微信、帖子等使人们的分享和传播变得简单、迅速和广泛。因此,消费者的多渠道反馈和传播,要求品牌企业必须考虑是否进行多渠道提供与消费者沟通的路径,及时接受和处理他们的赞美和抱怨,否则你有可能会由于反应不及时而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从新终端功能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就是品牌厂家新终端建设的要求。

迪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