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企业何以发展至此?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二点,一是多年激烈的产品价格战使市场渐趋饱和,加之受近年房地产市场投资缩减的影响,空调等家电产品销售明显下滑。以彩电市场为例,目前市场产品的过剩率高达28%,而且激烈的价格战也削弱了家电企业在产品质量、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忽视了用户个性化的消费诉求。以彩电为例,目前产品市场同质化高达75%。二是“夹缝求生”的产业价值链定位,不仅极大地挤压了家电企业的利润空间,也拉远了家电企业与用户的距离,难以及时把握零售用户的消费诉求。以彩电产业为例,家电企业受上游显示屏供应商和下游垄断性经销商的双向挤压,生存空间逼仄。从近日海尔遭受国家发改委垄断重罚的事件之中,也可看出:即使是海尔这样的大品牌家电企业也难以撼动垄断性经销商的销售主导权。据了解,彩电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已不到1.5%,行业中流传着“家电企业距离生死只有半步之遥”的说法。从产业价值链的现有分工地位来看,家电企业更像是经销商的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厂商,而不像是有品牌影响力的厂商。
这种商业模式的最大弊端是企业很难实时把握用户的消费需求,容易迷失产品改善创新的方向,从而导致产品力减弱。而耐用品消费市场是一个生生不竭的市场,每一次产品的更新换代都会换来市场“井喷式”增长。近年来,国内家电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中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另一方面高端产品供小于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本土管理实践与创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