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树上的毛巾

教导子女“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从众”,这是很领先和人性的教育。但其出发点还是让人过得更好的自私。不过,父母们主流的教育还是强调如何成功、赚钱。这其实在给孩子渗透冷酷、无情。或者说是任由孩子的冷酷、无情像野草一样滋长(从人性已经堕落了的角度说)。

因此,由冷酷、无情的人操作的资本、赚钱、商业、利润,就更加冷酷、无情(本来资本、市场的本性就是毫不掩饰的自私)。不过,人们的人性在觉醒,这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和趋势(虽然我们还陷在自私的黑暗里,但是我们总是会被带着向前跑的)。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商业及一切行为中的正义和良知。

企业通过市场赚钱,然后,意识到感恩和回报。因此,我的善行不再只是去庙里捐钱(这不还是为了自己吗?),而是采取行动回报给消费者即大众。比如,尽量研究降价、降低成本的机会,开发专门给贫困人口的产品,直接将钱资助给贫困的人们,致力于参与消除不公平、贫富不均的政策的制定等。

素食是慈善吗?不是(也许是赚钱的噱头。只是一种商业模式而已)。比如,很多素食馆价格非常高。欧洲某些咖啡馆的多买一份留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喝,这是善行。加拿大人在树上系上毛巾,供路人随意拿取,这是善行。真正的善行是真切地解决一个问题,哪怕问题再小。而不是给予你认为是好的东西。

真正的慈悲行动应该是什么?

四处宣扬善就是善行吗?

我是否时刻地注意到周围的人(如公司里的同事、下属,路上遇到的那些可能会用自己产品的大众)的痛苦、纠结、焦虑、失望、悲伤、无助、恐惧?

而企业的产品是直接给贫的人们开发的,它功能简单而有针对性,耐用、坚实,公司只留很低的利润,这一切的努力就是为了价格低廉。这才是商业中的慈善。

颂扬善,不一定是真心的善。因为在扬善之中,往往渗透着私心。至少包含着强迫、强制。揭露问题、丑恶,才是真的善。因为能看出恶的,唯有已经是善的。就如一定是谦虚认出的骄傲,而骄傲是认不出自身的丑恶的。

商业中的人性,已经成为社会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