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创新药物研发,有的企业家想要学恒瑞、正大天晴,耗费巨资建立研发中心,培养上百人的研发队伍,花十几年工夫弄出个1类创新药物。毫无疑问,自主研发是大型制药企业最常用的研发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掌握最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但并非所有制药企业都有能力开展自主研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恒瑞的成功模式复制难度系数极高。我们咨询服务的客户,也是刚进入医药行业不久,沿用过去传统的研发思路,组建四五十人的研发团队,每年投入几千万搞研发,连续搞了五六年,大把大把的砸钱进去后,结果连一个仿制药产品也没有上市,研发投入反而成了企业沉重的包袱。庆幸的是经过我们的战略咨询,企业重新调整了研发中心的定位,不再以自主研发为主,算是及时止血。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传统的自主研发模式已经是过去式,如果看不到未来的趋势,恪守传统,无疑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耗时长、花费高、效率低,新药研发不再是单打独斗的赛场。建立开放式的、高效的药物创制研发模式更有利于研发成功,例如可以买下国外已做到临床试验阶段新药的中国区专利权和生产权,进行本土研发,同时研发外包给第三方研发服务机构CRO公司,形成一种“轻资产重智力”的研发运作模式。

林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