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护城河:用 AI 让自己不可替代 —— 第四讲 结构化思维金字塔原理在职场中的应用
职场进阶不再靠加班!7堂内功课帮你系统提升核心竞争力,写方总被退回?沟通效率低?AI工具用不好?本系列直播直击职场痛点,覆盖写作、沟通、思维、领导力及AI应用七大关键场景。掌握结构化表达、公文实战技巧、创新思维模型,让高效成为习惯,告别无效努力!系列直播即将开启,助你炼就不可替代的职场硬实力!
直播专家:乔恩,资深创新思维/公文写作TTT/经验萃取/商务呈现直播专家导师,专注19年
主持人:张本心,识干家创始人&总编辑22年管理图书策划出版历程

一、结构化思维底层原理与 AI 赋能实践
1.1 左右脑思维协同:结构化思维的科学基础
左右脑思维分工理论是结构化思维的重要底层逻辑,这一理论最早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认可,经过后续科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完善,已形成成熟的认知体系。简单来说,右脑更擅长处理节奏、形象、情感类的感性信息,可称为 “感性脑”;左脑则侧重逻辑运算、理性分析,属于 “理性脑”。研究表明,当左右脑协同运作时,人的认知总效应能提升五到十倍,这对职场沟通与信息传递具有关键启示。
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这种协同的效果,我们可以做一个小体验:我先说一段顺口溜 ——“两条腿坐在三条腿拿着一条腿,来了四条腿要抢两条腿,一条腿两条腿拿起三条腿赶跑了要抢一条腿的四条腿”。我相信很多人听完后,脑海里只剩 “各种腿”,根本无法完整复述。但如果换一种表达方式:“一个小孩坐在三角板凳上啃鸡腿,来了一只小狗要抢他手里的鸡腿,小孩拿起三角板凳赶跑了要抢鸡腿的小狗”,大家是不是能瞬间记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因为第二种表述调动了大家的右脑 —— 通过 “小孩、三角板凳、鸡腿、小狗” 构建出具体场景,让大家脑海中形成图像,再结合左脑对 “小孩赶跑小狗” 这一逻辑的梳理,信息传递效率自然大幅提升。早些年市面上的 “全脑思维训练班”,核心就是通过加强右脑思维,同时联动左脑,实现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实际职场中,大部分人偏左脑思维,而艺术家、设计师等群体可能更偏右脑,但无论哪种思维倾向,想要高效沟通,都需要结合左脑的逻辑与右脑的形象化元素。比如给领导做汇报、给客户讲项目方案时,不能只堆砌数据和逻辑,还要加入场景化描述、可视化图表,这样才能让对方快速理解、产生共鸣,这就是全脑思维的核心 ——结构化思考 + 形象化表达。结构化思考要求我们的内容主题明确、以上统下、范畴一致、逻辑有序;形象化表达则是通过编码,让对方能轻松解码,最终实现同频共振。
1.2 AI 赋能形象化呈现:解放双手,聚焦核心思考
有了结构化思考的基础,形象化表达的环节可以借助 AI 工具高效完成。以当前热点 “十五规划” 为例,知乎上有博主将十五规划解读为七个核心要点,文字逻辑很清晰,但单纯阅读文字还是容易让人觉得枯燥。这时候我们用第一节课教大家的 AI 工具(比如拉帕 king),把这段文字输进去,不到一分钟就能生成结构化的可视化图表 —— 一种是 “七根柱子” 的形式,从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到科技安全,清晰支撑起十五规划的核心框架;另一种是分层结构图,从底层逻辑到顶层目标,直观呈现规划的递进关系。
这里跟大家说明一下,拉帕 king 是国外的网站,目前有七天免费期,之前完全免费,现在好的 AI 工具逐渐开始收费,这是行业趋势。除了央国企有保密信息要求不能使用外,普通职场场景用它完全没问题,注册也很简单,用邮箱就能登录,七天免费期足够大家完成多次形象化呈现的练习。
给大家展示这些 AI 生成的图表,不是为了炫耀工具多厉害,而是想告诉大家:AI 能帮我们做 “提效” 的事 —— 比如将结构化的文字转化为形象化图表,省去我们调文本框颜色、找模型模板的时间;但真正核心的 “结构化素材提炼”,比如十五规划那七个要点是怎么总结出来的,还得靠我们自己的思维能力。国家制定十五规划,背后是无数调研和心血,才提炼出 “科技完全自主”“2030 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些关键方向;我们写工作方案、计划书也是一样,AI 能帮我们美化呈现,但逻辑框架、核心观点的梳理,必须依赖结构化思维,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讲的内容。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