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程优化的组织与实施步骤

准备工作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按步骤推进,每个环节都有讲究,不能跳步,也不能简化。

(一)流程优化的组织领导:定好指挥部

  1. 领导小组的核心职责

领导小组不是摆样子的,要干三件实事:一是定战略,明确企业流程优化的目标,比如降本 10%”“提高报销效率 50%”;二是定计划,把任务拆到每周、每天,比如这个月梳理完销售系统流程”“下个月完成审核;三是排障碍,比如有人抵触、部门不配合,老板要出面解决,不能让流程设计师卡壳。

  1. 设立执行团队

领导小组下面要设办公室主任和项目秘书。办公室主任可以是领导小组成员兼任,负责落实计划,比如每天跟进流程设计进度,发现有人忙不过来或者不会做,就及时调整任务;项目秘书更关键,要收集所有设计成果 —— 草图、审核稿、审批稿都要分门别类存好,不能混在一起,我之前有个项目,就是因为秘书分类清晰,最后复盘的时候能快速找到问题,少走了很多弯路。

  1. 明确全员职责

不只是设计师要干活,全公司都要参与:

  • 设计师:画草图、找相关岗位征求意见、写流程说明文件,比如画采购流程,就要找采购员、库管员、财务员问清楚实际操作;
  • 管理人员:不管参不参加项目,都要审核流程,提建议,比如销售经理要把关销售流程里的客户对接环节;
  • 基层员工:对自己岗位的流程提意见,比如仓库员工觉得入库流程太麻烦,要及时反馈;
  • 所有人:只要流程涉及自己岗位,必须参加培训,执行的时候不能打折扣。

(二)流程优化的设计组织:把计划落到实处

设计组织的核心就是定计划、抓落实,六个字说起来简单,要做好有三个关键点。

  1. 制定总体推进计划,搞仪式感

一开始要搞个动员仪式,把流程设计师请到前台,让他们宣誓,比如为了企业改善、个人成长,我自愿做好流程设计。别觉得这是形式主义,这样能让设计师有荣誉感,也让全公司重视这件事。

计划要拆成小模块:什么时候宣贯动员、什么时候培训、什么时候梳理一级 / 二级 / 三级流程目录、什么时候审核、什么时候试运行…… 都要写清楚。比如小公司可以这样排:第一周动员培训,第二周梳理流程目录,第三到六周设计流程,第七周审核,第八周试运行。

  1. 用奖励调动积极性

一定要定奖励规则,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比如画一个合格的流程图奖 100 块,质量一次通过再奖 100 块;员工提的建议被采纳,一条奖 10 块。奖励要分三次发:完成一部分设计发一次,全部设计完发一次,总结大会再发一次 —— 别等到最后一起发,员工会怀疑是不是不给了,分三次发,大家动力更足。

我之前有个企业,就是这么做的,设计师们比着干,有人一天画 2 个图,还主动帮别人改,最后提前一周完成了设计,而且质量特别高。

  1. 动态跟进进度

办公室主任和项目秘书要每天跟进进度,比如 8 个设计师,每天每人画了多少图、有没有问题,都要记下来,哪怕当天没进度也要写空白;每周要公布进度和奖励,先进的让大家学习,落后的要问清楚原因 —— 是太忙还是不会,如果太忙就把任务分给别人,如果不会就再培训,不能让进度卡住。

(三)流程优化的审核与审批:把好质量关

审核和审批不能一起搞,要分开,因为审核的时候大家敢提意见,审批的时候要定最终方案,两者目的不一样。

  1. 审核组织:让一线说话

审核不是领导拍板,是让所有相关人把问题挑出来。

  • 先做内部把关:设计师画完图,先找相关岗位员工征求意见,比如画报销流程,要找报销人、会计、出纳问这么走行不行;再找其他设计师交叉检查,从技术上补漏洞,比如有没有漏了发票验证环节。
  • 再搞会议审核:办公室主任定审核计划,把待审核的流程发到群里,让大家提前看、标问题;审核会议要让流程涉及的岗位都派代表参加,比如采购流程审核,采购、仓库、财务、生产都要来人;设计师要朗读流程,回答大家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这里要让库管员签字,有共识的修改意见就当场改,改完大家觉得这是最简洁高效的,才算审核通过,设计师要让授权岗位责任人签字,比如采购流程让采购经理签字。
  1. 审批组织:老板牵头,找最优解

审核通过后才能审批,审批要老板(或企业负责人)牵头,也是会议形式。

  • 提前发流程:项目秘书把审核通过的流程提前发给所有人,特别是高管,要提前做功课,标问题、写建议。
  • 会议上抠细节:审批的时候要反复问三个问题 ——“还能再简化吗?”“还能合并步骤吗?”“有没有更高效的方法?比如之前有个企业的合同审核流程,一开始要销售组长、产品负责人、交付负责人、采购、法务、财务、销售总负责人 7 个人签字,审批的时候大家讨论,发现采购和交付只有非标合同才需要参与,常规合同不用,最后简化成 3 个人签字,效率一下提上来了。
  • 签字存档:审批通过后,老板或总经理要签字,写日期,项目秘书把审批稿单独存好,没通过的要回去修改,直到审核通过再审批。

这里要注意:审核的时候老板可以不在,让大家放开提意见;审批的时候老板必须在,拍板最终方案,这样既保证了流程贴合实际,又能快速落地。

(四)流程优化的培训组织:让所有人会用

很多企业流程做砸了,就是因为没培训 —— 流程画得再好,员工不会用、不懂规则,执行起来就是一团乱,就像高速公路修好了,司机没培训,只会堵车。

  1. 培训要精准

培训不是一锅端,要分流程、分岗位。比如报销流程培训,就找报销人、会计、出纳参加;采购流程培训,就找采购、仓库、财务参加。每个流程的培训,由流程里的授权岗位责任人组织,比如销售流程让销售经理培训,他懂业务,能讲清楚每个步骤怎么操作。

  1. 背书,强承诺

培训结束后,所有参加的员工要在纸质流程后面签字,写我已接受培训,认可流程,将严格执行。别觉得这没必要,签字了员工就有责任感,以后执行的时候不会说我不知道”“没人教我。签字的流程,各部门复印一份留存,原件交给培训主管存档,以后出问题了能查。

  1. 培训形式要灵活

可以放我的视频课、让员工看书,也可以让设计师现场演示 —— 比如教大家画流程图,设计师可以一步一步演示怎么用软件,基层员工学起来更直观。之前有个企业,用这种方式培训,连 50 多岁的库管员都学会了看流程、按流程操作,效果特别好。

(五)流程优化的试运行:小范围试错,再推广

试运行不能全面铺开,要选 3-5 个影响大、变化大的流程试,比如报销流程”“采购流程,试 3 个月,这样就算出问题,影响也小,好调整。

  1. 试运行只纠错追责

试运行的时候,只记录错误类型,比如报销流程里有人漏填单子、采购流程里库管员没及时入库,别追究谁的责任,不然员工不敢试。要让大家知道试运行就是找问题的,错了没关系,改了就行

  1. 每天记录,每周汇总

每个试运行流程,经手人要记录时间:比如报销人提交单子用了多久”“会计审核用了多久”“有没有卡壳,找了谁帮忙;项目秘书每天收集记录,每周汇总一次,找领导小组讨论问题,比如报销流程里会计审核慢,是因为要看的单子太多,还是不懂规则,找到原因就改。

  1. 没问题再全面推行

3 个月试运行结束,如果没严重问题,就开个全面推行的誓师大会,告诉全公司从今天起,所有流程按新的来;如果有问题,就针对问题调整,再试 1 个月,直到没问题为止。比如之前有个企业的报销流程,试运行第一个月有 20 多个错误,第二个月 10 多个,第三个月几乎没有,最后全面推行的时候,员工都适应了,没出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