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原则:回归原点,简化专业
- 回归 “老板原点三问”
- 所有管理体系搭建需围绕 “企业意图与目标、核心任务优先级、团队需求” 展开,避免脱离经营实际的 “空中楼阁”。
- 示例:搭建人才体系时,需先明确 “企业 3 年内要突破 10 亿营收”
的目标,再倒推 “需要哪些核心岗位、哪些能力的人才”,而非直接照搬大型企业的人才模型。
2.
弱化专业理论,强化逻辑与场景
- 避免使用复杂的管理术语(如 “OKR”“BLM 模型”),用 “1、2、3” 式的简洁逻辑、企业实际业务场景(如 “如何解决生产车间返工率高”)解释方案。
- 示例:讲解 “流程优化” 时,不纠结 “流程再造理论”,而是聚焦 “水龙头生产从‘原材料入库
- 加工 - 组装 - 质检’的每个环节,如何减少等待时间”。
3.
简化工具模板,降低使用门槛
- 工具模板以 “拿来即用” 为目标,避免复杂格式。如岗位说明书分为 “基础版”(适合管理基础弱的企业)与 “专业版”(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企业),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无需从零搭建。
(二)线上线下结合:两大核心载体
- 线下载体:《强管理,打胜仗:企业管理系统自主建设指南》
- 内容逻辑:每章节按 “问题现象 - 原因分析 - 方案措施”
结构展开,所有案例均来自温州 100 多家中小民企咨询实践,确保 “接地气、可落地”。
- 核心价值:
- 工具性:包含岗位说明书模板、绩效考核表、薪酬体系设计框架等实用工具,企业可直接修改使用。
- 指导性:针对 “二代接班”“流程不规范”“人才断层”
等常见问题,提供具体解决步骤,如 “家族企业法人治理机制搭建的 6 个步骤”。
- 普适性:不仅适用于制造企业,服务类中小企业也可参考核心逻辑(如经营金三角、管理金三角)。
2.
线上载体:财信咨询官网(2025 年 7 月 1 日上线)
- 核心功能:
- 组织架构可视化:以 “部门 - 岗位” 层级呈现中小制造企业常见的 34 个部门(如人力行政中心、生产部、研发部)、88 个典型岗位(如生产主管、研发工程师、营销专员),企业可直接参考搭建自身架构。
- 咨询成果共享:上传 2000 多项咨询成果(如薪酬管理制度、员工福利方案、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绩效考核表),点击 “部门 - 岗位” 即可下载对应文档,支持 Excel 格式修改。
- 岗位全维度描述:每个岗位从 “定位、职责、权限、发展通道、任职资格、能力模型、绩效考核表、岗位说明书”8 个维度展开,解决 “岗位不清、权责不明” 问题。
- 学习与测评:提供岗位必修课程(如 “人力资源经理必修的企业文化建设课”“生产主管必修的质量管控课”),配套测评考试,确保员工掌握专业知识。
- 服务模式:
- 年度会员制:一天 1 元即可成为会员,享受 “文档下载 + 在线答疑”
服务,答疑团队按部门分工(如人力资源由宗东升老师负责,生产由资深生产管理专家负责),确保专业对口。
- 灵活辅导:企业在使用工具模板时遇到问题,可通过会员群预约 “1 对 1 辅导”,咨询师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调整方案,避免 “模板僵化”。
(三)第一步:企业管理健康度自测
- 自测工具:《企业管理体系规范化程度测评表》
- 测评维度:涵盖战略管理、文化建设、流程制度、组织架构、岗位体系、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梯队、内部运营(含营销、研发、生产、品质、财务)10 大维度,共 25 个板块。
- 评分规则:
- 权重分配:核心且影响长远的板块(如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权重为 10 分;操作难度低或暂未导入的板块(如长期激励)权重为 5 分,总分 200 分。
- 等级划分:90 分以下(管理薄弱)、90-120 分(管理一般)、120-150 分(管理良好)、150-200 分(管理优秀)。
- 自测流程:
1.老板牵头,核心团队(如副总、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打分,避免 “老板主观判断偏差”。
2.取团队平均分作为最终结果,重点关注 “得分差异大的板块”(如老板认为 “流程规范” 得 8 分,生产主管认为得 4 分)与 “得分最低的板块”,优先作为管理优化的突破口。
3.若自测结果存疑,可联系咨询团队进行 “线上免费指导”,修正评分偏差(如企业认为 “人才激励”
得 5 分,专业评估后仅得 2 分)。
2.
自测价值:
- 明确短板:如同 “企业体检”,快速定位管理漏洞(如 “生产流程得分 3 分,需优先优化”)。
- 聚焦资源:避免 “全面开花”,将有限资源投入到 “影响最大的短板”,提升管理优化效率。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