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内容。“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这一段,方山易中对其评价不高,认为这里关于一开一合的比喻比较平庸,既然如此,我们今天也只对其做一个基本的翻译。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这里对《易经》中的乾坤二卦用门户的开阖来做比喻。把门关上,这就是坤的一种感觉,就是要收、要藏;反之,把门打开,就是乾的感觉,就是要行、要通。“一阖一辟谓之变”,门的一开一关,就给人一种好像是万物在天地乾坤中不断轮转、不断变化的感觉。门的开关就比喻为一种变化,时而阳气上升,就好像门在慢慢打开;当阳气到了极处的时候,阴气又开始慢慢回升,那么门又慢慢关闭,一年四季就好像是这种感觉。“往来不穷谓之通”,一开一合实际也就是一往一来的感觉,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关闭,就显得很通泰。“见乃谓之象”,我们所能见到的东西,一切能显现出来的东西,都有象,也就是形象。“形乃谓之器”,有形状、可触可摸的东西就叫做器。
《易经》中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就是有形有状,看得见摸得着,这就是属于器的范畴。实际上这里的器,还含有器皿的意思。“制而用之谓之法”,那么怎么来面对器?怎么来制定并使用这个形而下的器?这就是法,方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利用出入就是把前面的变、通、象、器、法这些东西打通,并加以利用,就像开门关门一样,能够自由出入。老百姓家家都有门户,都能使用这个门户。这个就是神。就好像天地大乾坤,人身小乾坤,这个东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身上都可以体会得到,所以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这个神,老百姓天天都在用,但是并不知道这个东西就是乾坤,这个东西就是大道,就是神。
整个这一段就是一个比喻,让大家借助这个比喻来找一找乾坤的感觉,其它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

史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