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到Y公司的时候,正值Y公司快速增长阶段,人才需求非常大,有着近200人的招聘量,而且要求在上半年到位(当时还有4-5个月的时间);但之前每个月的招聘入职人数平均为5-6人,这样的速度用两年都不能完成上半年的招聘需求。
事业部总经理经常给林枫打电话、发微信,不断催促加快招聘进度,在各种大会小会也是把招聘做为第一位的事情来提,这给林枫以及招聘团队很大的心理压力,也迫使林枫思考如何能够提升招聘效率。
林枫发现目前的招聘工作是在零星开展的,就是在工作日单个的约见候选人,效率比较低,很多候选人由于还在职,有时不太方便安排面试时间,加上面试官工作日会议或外出比较多,难以凑在一起,所以面试时间通常会变动或延后,有时这个星期约不了,就只能约下个星期,如果候选人临时有工作安排,也不时有爽约的情况出现;候选人到公司后,由于面试官日常处理的事情比较多,存在让面试者等很久的情况,偶尔还出现面试者等得太久而挥袖而去的情况。
为了提升招聘的效率,林枫提出可用企业专场招聘会的方式来解决。林枫先是请招聘经理张琳做了Y公司专场招聘会的策划方案,包括专场招聘会的预期目标、面试流程、候选人分批面试的时间安排、面试官安排,候选人体验设计、面试官赋能等……这个策划把整个HR团队都动员起来了,把所有面试官在某周日邀请到公司来了。
为了能够使招聘会“一炮打响”,林枫召集HR部门同事开了两次会议,对团队的分工情况以及整体流程设计进行模拟演练,确保万无一失;并且对面试官进行流程讲解,并对他们进行面试方法的培训赋能。
当天招聘会现场,从楼下大门口开始,有抢眼的公司易拉宝、贴心的路线指引,一出电梯口就可以看到公司亮丽的宣传海报,前台有漂亮的小姑娘笑脸相迎,等待区陈列架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公司介绍材料,还有不断循环播放视频宣传,办公过道上有指引如何去洗手间的地贴,每一个面试间都贴着“**面试室”的字样,每一个环节都有人高效跟进,所有的面试流程当天全部完成,第二天发放offer……所有的设计与安排显得有条不紊,让候选人感受到了一条龙服务的周到与细致,彰显了公司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以及公司同事的职业化素养、高效的工作作风。
第一次招聘会非常成功,最后现场来了近100人,发放了12份offer,最后入职9人,这相当于之前一个月的工作成果,招聘效率大大提升。而应聘者普遍反馈公司的招聘效率非常高,只需周末来一次公司就可以走完面试流程,第二天就收到offer……这其实就是在招聘高峰期“争分夺秒”争夺人才。
专场招聘会后,林枫组织大家开了复盘总结会,把此次招聘会的得失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总结,并做成一份复盘报告发给公司管理层,获得管理层一致认可,CEO特别给HR团队点赞。

黄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