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凛冽寒风中的新年讲话

工程机械行业在大众眼里只是边缘行业,即使是闹得最凶的时候,也只是财经新闻里的几个豆腐块。随着时间的消逝,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件事情。

尽管有些疑问被埋进故纸堆里可能永远没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时,卡兄之于绿城工厂确实是在高位时确认、低位时完成了收购。这就像我们玩股票,在价高时购入,此后便一路暴跌……当然了,收购行为要比买卖股票复杂的多。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双方都有委屈和苦衷。

卡兄有损失。有人很贴切地形容这件事情是“老猫烧须”,把须烧了,疼一下,过不了几天还会重新涨起来。要说损失,是有,但相对卡兄这样的体量不算太大。但对卡兄而言,怕就怕这件事是一个导火索。

当初,卡兄收购绿城工厂,要的是绿城工厂的生产、技术、销售还有品牌,品牌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唯独不要的就是管理。所谓整合,就是对管理的整合。对这些管理人员解职,是扫清了整合路上最大的一个障碍。此事爆出来以后,很多内部的人惊呼“要变天了”,其实严格说,从并购那天起,这天就已经换了。卡兄以后再对绿城工厂有什么东西,便容易了很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件事情以后也是绿城工厂全面卡特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尽管中国是煤炭大国,但煤炭企业数都数得过来。煤机企业和这些煤矿企业打交道,很多靠的都是“关系”,这还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市场。

虽说企业实力是基础,但很多单子的确是靠“人脉”得到的。据说,绿城工厂创始人当时正在谈一个数亿的项目。随着绿城工厂创始人被解职,此事只能搁浅。其实,卡兄这样做,使本来就惨淡经营的销售业务更是雪上加霜。后来让整个销售团队土崩瓦解,这需要的不仅仅是魄力,还需要有承受各种风险的能力,承受各种损失的能力,重新建立管理团队、销售团队的能力……。绿城工厂要想达到稳定,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其实也不难看出,类似于卡兄对绿城工厂的收购,不是简单地把钱投给你,让你自己去经营,然后每年年底看看报表都得了,而是要把你纳入到他的全球产品链之中,掌控你的一举一动。他让你和他的棋子看起来别无二致,一旦有偏差便会纠正过来。无形之中会给原来的管理团队带来极大的束缚,两者分道扬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能和在一起“相敬如宾”那才奇怪。如此,原来的核心团队出局,也不难理解。

惟祝彼此安好。

用华少在当年的新年讲话来结束本章。

“在新年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共同对2012年进行总结表彰。对我们而言,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体团队和员工在这一年里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进步。

在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回想半年前我们的绿城工厂,6月份成功加入卡特彼勒大家庭。卡特和绿城工厂进行了一个整合,这种整合强强联合,受到了国内外媒体客户、供应商广泛的赞誉。

加入卡特彼勒大家庭后,看到了很多让人欣喜的变化。每一位员工都看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规模化的经营需要安全生产,规模化的经营需要精益生产。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安全生产是需要我们全员参与的一种活动。

我很欣喜看到我们每个团队员工都认识到这一点。员工在进入生产之前,自觉把劳保用品佩戴整齐。半年来,通过学习和推行CPS和精益生产,各个分厂的生产取得了改善和进步。车间更加整洁,工序日趋合理,而这些改善工作还在持续当中。

今年年初CPS办公室成立,有那么一批朝气蓬勃的员工,致力于生产的沟通和改进,价值流的完善。期待绿城工厂取得更大的成绩。

卡特彼勒在中国的战略没有改变,对绿城工厂的战略没有改变,绿城工厂产品对卡特现有的产品线是一个很好的扩充和补充。

未来的一年将非常具有挑战,煤炭矿山低迷状况,在下半年可能有利好的发展。研发、生产、管理,技术以绿城工厂战略为核心,围绕目前关键的一些难点做实事做大事,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期待所有劳模、骨干,团队,领导来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1)有一个明细的企业发展目标。

(2)有一个可实行经营计划和改善计划。

(3)团队、文化凝聚力的提高。

在2012年,卡特彼勒在全球的业绩得到了创纪录的新高,有608亿美元销售收入,超过2011年10%,全球产品利润和每股收益也达到了相应的目标,这让我们对2013年充满了信心。”

尽管有绿城工厂的拖累,但2012年的确是卡兄最好的一年。但此去经年,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失去了创始人的绿城工厂,其未来的命运又将如何?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