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

于事发征兆之前,将出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虽然没有崭露出扶危救困,力挽狂澜的高超手法,但是企业总是在平稳中高速前行。

 

听到很多朋友常谈起这么一个小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一个企业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各个部门分担不同的工作,彼此只有进行交流沟通,企业才能良好运作。企业也会生病,生了病自然就要看医生,然而很多企业的领导都把希望寄托在外部的顾问身上,希望他们是扁鹊华佗再世,药到病除。殊不知没有人比企业自身的领导者更了解企业的病症,顾问的作用仅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并把所看到的景象展示给领导者看,增加他们的视野,而真正操刀,骨疗伤的人还是领导者自己。

现在的商场中有一个很不明智的现象。人们往往热衷于崇拜那些临危受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的职业经理人。而忽视了那些看似默默无闻,但企业却运行的井井有条的领导者。

挽狂澜于倒固然壮美,但是先发制“病”、料“病”先机的领导者更值得尊敬。

中国古代有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法叫“无为而治”,所谓“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为于事发征兆之前,将出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虽然没有崭露出扶危救困的高超手法,但是企业总是在平稳中高速前行。其实这些领导者,早已经在不为人知的时刻,展示了自己敏锐的判断和高明的手法,只是我们并不曾关注,他们并不曾宣扬罢了。

中国企业缺少的不就是这种无为而治的卓越领导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