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企业管理流程的四级分类,在中小企业实践中很管用,能通过流程逐级分解让战略落地、执行到位。之前已经讲过一级流程(组织架构设计)和二级流程(岗位设置),它们是对企业战略的垂直分解;而三级、四级流程则是对战略执行岗位的确认,以及明确岗位间的协同配合 —— 三级流程解决 “一类事怎么管”,是地地道道的管理流程,核心是管理职责的逻辑划分与协同配合;四级流程解决 “一件事怎么做”,咱们今天重点讲三级流程设计。
先说说为什么企业需要三级流程?核心是畅通管理主干道,让经营协作无障碍。流程管理就像建企业内部的高速公路,三级流程就是这条高速的主干道,它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看出来:
10 年我在北方一家集团企业做咨询,基础工作是流程体系建设。当时有个分厂厂长不重视安全,政府检查时说 “安全你找集团行政部经理,我不管”,结果他的分厂先发生两次小火灾,每次损失十几万,最后一把大火烧了整个仓库,4000 多万的家具全没了。其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这是基本要求,而且所有行业的各级主管都要管安全 —— 管厂房设备安全、下属员工安全、外来人员安全,这就是属地管理原则。还有家企业 14
年没安全事故,却因为外来承包单位员工施工坠亡,全国性安全标兵称号被摘牌。
如果有安全管理三级流程,责任划分就很清晰:集团行政部经理主责是拟定安全制度,报批后组织执行,包括安全检查、培训、违章查处;但各个分厂厂长、科室负责人要负责安全制度、流程的落地执行,所有员工都要参与安全管理。现在企业都有专职安全岗位,但绝不意味着业务主管就不管安全了。
其他三级流程也一样,比如质量管理、设备管理,都有一个主管岗位,但需要其他岗位协同配合。总结来说,三级流程的作用有五点:
1、理清企业各类事务工作,像安全、质量、设备、人事、培训、财务等基本事务,明确主管岗位与全员参与的关系;
2、让全员了解企业管理逻辑,知道一项工作从制度制定到执行落地的完整链路;
3、明确各类工作的协同配合方式,谁主责、谁配合、怎么配合都清晰;
4、打通部门墙,因为三级流程强调全员协同,不会局限在单个部门;
5、杜绝扯皮推诿,把主责、辅责岗位都列清楚,没人能说 “这事与我无关”。最终目的是实现 “企业事事有人管”,这和下次要讲的四级流程 “事事有人做” 是相互配套的。
比如销售管理,很多人觉得只是销售部的事,但销售管理也是三级流程。小企业一个销售管理流程就够,包含客户需求收集、市场调查、客户签单、发货、回款、售后服务、客户档案管理等内容;大企业会细分出销售谈判管理、销售服务管理、客户管理等多个三级流程。销售部经理主责是制定销售管理制度、标准、流程并贯彻落实,但其他岗位要配合:比如其他员工出差收集到市场信息,要反馈给销售人员;有潜在客户要介绍给销售;销售人员拿到客户意向后,生产、技术、研发人员要配合确认产品、价格或做产品改进。所以销售工作是全员协同的结果,不是销售部单打独斗。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