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女员工收入高,男员工收入低

通过多年的家具终端门店的观察,我发现,业绩好的导购员在家庭中都是“一把手”,这也许可以作为家具终端门店老板优选有优秀导购员潜力的参考。业绩好的导购员一般都是在销售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能让顾客在其控制范围内有节奏地选购产品。这种主动主导的习惯一旦养成,即使是在家庭生活中也会得到延续的。这种主导型的员工会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家庭,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反之,业绩差的导购员不重视业绩的高低,他们很可能只是把工作作为补贴家用的辅助。

当一个门店“一把手”的员工多了,往往会促进门店业绩的提升。反之,业绩平平,甚至会下滑。

家具终端门店的导购员普遍都是“女的”,送货组装工普遍都是“男的”,这难道和服装行业一样,是行业的普遍现象吗?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我在一家饭店吃饭,看见饭店老板的闺女刚下学,进店就拿出书在我就餐的旁边的桌子上做英语作业。小女孩如此的爱学习,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儿子,一放学就说要怎么玩)。于是我就和小女孩聊了起来,聊天得知女孩9岁,上三年级,学习成绩在班里前三名。其中有一个问题的回答让我很是惊讶,我问教你们英语的老师是男的还有女的时,她居然回答了一句“老师还有男的啊”。从她脸上的表情看得出,在她的认知里,学校教书的老师都是女的,没有男的。

我想,在家具终端门店老板的认知里恐怕和那个9岁的小女孩的认知是一样的:导购员都应该是女的,送货安装工都应该是男的。导购员销售创造了价值,组装工只是送货安装,没有创造价值;导购员就应该赚的多,组装工就应该赚的少。

多么可怕的认知!最关键的是这种认知会直接体现在日常门店的运营中。

一个门店的经营到底应该听谁的?应该说谁对听谁的。那么,谁说的对呢?这需要夫妻双方建立共同遵守的、系统的分析总结决策程序。夫妻双方只有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才能避免产生更多的隔阂。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会使门店遭殃,甚至导致夫妻离婚。门店的经营不再是简单的销售行为,而是一个有关售前、售中、售后多层次、多维度的运营管理行为。门店的竞争不再是找一个好店长或几个好的导购员就可以经营好的时代,而是需要系统化、规范化、有长远规划的、顺应趋势变化的行业“精英”主导的市场。固有的思维和观念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更新迭代。曾经的美好也许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要想赢得竞争、做行业的佼佼者,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先否定自己、更新自己、完善自己、突破自己,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