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以原点思维看待“消费升级”时代消费品的动销原点

这要从消费者为什么喜欢去日本买马桶说起。

从营销学上看,消费品分为四大类。我们可以看看马桶属于消费品里面的哪一类。

(1)便利品(Convenience goods):指消费者要经常购买、反复购买、即时购买、就近购买、惯性购买,且购买时不用花时间比较和选择的商品。

(2)选购品(Shopping goods):指顾客对使用性、质量、价格和式样等基本方面要作认真权衡比较的产品。例如家具、服装、旧汽车和大的器械等。

(3)特殊品(Specialty goods):指具有特定品牌或独具特色的商品,或对消费者具有特殊意义、特别价值的商品,如具有收藏价值的收藏品以及结婚戒指等。

(4)非渴求品(Unsought goods):指消费者不熟悉,或虽然熟悉,但不感兴趣,不主动寻求购买的商品。如环保产品、人寿保险、墓地以及专业性很强的书籍等。

根据上述分类,我们已经知道,日本马桶属于第二类:选购品。

我们就从认知、需求、品类、品牌、价格,5个动销原点去分析,看看消费者为什么不顾“民族大义”,远渡重洋,去买日本马桶。

(1)历史认知:日本电器好。从改革开放开始,日本的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摄像机、音响设备质量好,设计人性化,经久耐用,就已经深入人心。日本的马桶,功能齐全,操控方便,配置先进,当然比中国马桶好,这是历史认知的惯性。

(2)现实需求: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新的家庭装修方案里面,洗手间的蹲坑式的如厕方式,已经是落后的象征,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开始采用抽水马桶,并以此为生活升级进步的象征。如果使用日本的多功能马桶,更是生活水平高的标志。

(3)品类发育:在新的设计思潮影响下,厨卫在家装中的地位,已经与客厅、卧室看齐,而卫生间的标志性品类,就是坐式的抽水马桶,特别是人性化的日本马桶。

(4)品牌排名:中国消费者并不知道日本本土人喜欢什么牌子,而是按照历史认知,大多数选购松下、东芝、TOTO等品牌。

(5)心理价格:虽然日本的商店提供了1000到5000不等的多价位,中国消费者成交量最大的,还是2000左右的,因为这个价位的同类产品,在国内同一品牌要贵一倍。

这一分析,对于我们国内企业的启发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