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公司管理层内有人开始产生疑惑了,总是问我,公司战略还没确定,就匆忙做策划方案是否正确?策划团队内也有人提出意见,是否应该为客户先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然后在规划之下开始创意达到战略目标的策略?
我完全否定了上述想法。我告诉大家,像亚瑟王锁业这样的民营企业,需要的不是一个有论有据循规蹈矩的战略规划,而是要快速找到一个能产生利润的突围战术,并以这个战术的成功来重新规划公司的下一步战略。如果这个战术具有持久成效,那么战术有可能演绎成公司的核心战略,这就是我的破局营销理论中的又一颠覆性观点:先战术后战略(当然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操作)。在我的坚持下,项目依然朝着我既定的方向前进。
2009年5月18日,项目组通过词汇组合及思维突破,正式创意诞生了“亚瑟王智能防暴锁”这一带有明显功能属性的产品品类名称,由此,在中国的锁业,自机械锁和电子锁之后,开始诞生了智能防暴锁这一新品类。
有了产品名称和品类名称,我开始为这个新产品寻找传播形象的整合点。很多企业在这一点上比较懒,大部分有实力的企业会寻找一个明星来代言而一举解决传播形象整合点难题,而那些没有用明星代言的企业,在传播形象的整合点上就难以找到感觉,导致产品始终无法被消费者接受而自己却找不到原因。
我必须要为亚瑟王智能防暴锁寻找一个独特的形象整合点。亚瑟王原来的传播元素全部是中世纪骑士、刀剑、盾牌、钢盔等,非常陈旧没落,而且在中国真正了解亚瑟王故事的人并不多,再者,中世纪骑士文化根本无法涵盖智能防暴锁的功能属性所产生的外延思想,显然亚瑟王只能作为一个品牌名称存在,绝对不能再去宣传亚瑟王骑士。锁在中国是一个关注度非常低的产品,如果营销策略不能像利剑一样尖锐,而是去诉求一些模糊的外国文化,显然会走入歧途,这也是亚瑟王电子锁以前一直无法成功的原因。
但我的另类思维再次遭到了部分管理层的反对,他们觉得前期的VI(即企业整体视觉形象设计)已经投入不少,而且非常吻合亚瑟王的品牌理念,同时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推广已经积累了一些基础,这个时候完全抛弃现有的一切,重新设计品牌VI有这个必要吗?
这样的情况也是我预先估计到的,我只能以一个挖洞的例子来做比喻:亚瑟王锁业已经挖了个一半的洞,我完全可以帮助他们把这个洞挖得更大更深甚至更快,这同样能解决问题,但是现在我要做的是否定这个洞,重新挖一个洞。
在还不知道应该去哪儿另起炉灶之前,就抛弃一个挖得已成规模的洞,这听起来是不合理的,而且对人类追求实用的本性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即使已经选好了开凿新洞的地址,要放弃旧洞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的破局营销理论,就是要彻底破除企业原有的全部想法,甚至破除整个行业的惯常做法,以一个全新的事物重新展示在大家面前,无论它的基本属性有没有变,甚至同行业会不会以“不具有技术含量”而笑话我们,但我很清楚,我们的目标不是同行业,而是消费市场,当消费者头脑里认为“它”是新的而非旧的时,我们破局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