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自主顺次检查

9.4.1 工具介绍

自主顺次检查是指为防止作业不良、改善生产过程的质量问题,在本道工序生产前对前一道工序的产品进行确认,并确认、检查本道工序的作业内容之后,再向后一道工序输出的检查方法。

顺次检查的目的在于从开始便树立做正确、做好的思想,对前一道工序进行检查及时进行自我检查,是防止不良品流到下一道工序的保证系统。

9.4.2 工具操作步骤

​ 设定自主顺次检查的项目

监督者在设定各工位的顺序检查项目后,待定负责人和作业人员,并制定自主顺次检查要点。

表9-20 自主顺次检查要点

工序名称

检查分类

检查项目

检查要点

工具

检频率

排钻

顺次检查

板材外观

无撞伤、压伤、划痕、缝隙等明显缺陷

目测

0.5H/次

板材尺寸

 

卷尺

首检

自主检查

尺寸

孔径±0.3mm、孔深+1mm、间距±0.5mm

卡尺

0.5H/次

孔的外观

无毛刺、崩边

目测

全检

​ 检出不良

相应工序的作业人员在作业前或作业中,确认上一道作业内容是滞有异常,及时检出不良品。

​ 粘贴不良标签并反馈

一旦发现不良品,作业人员应在出现不良的位置粘贴标签,并将不良品放在指定场所保管。

图9-3 自主顺次检查标签及说明

​ 修理不良,去除不良标签

如需要对不良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维修,并将维修内容记录在维修日记中。不良经维修改善后,责任人可揭下不良标签,粘贴在“自主顺次检查看板”上。

图9-4 自主顺次检查现况板

​ 现场确认

对于自主顺次检查的状况,现场监督者每天要确认两次左右。

​ 调查不良原因,开展改善活动

相应工序的监督者要对不良内容和维修内容进行分析,确认自主顺次检查的情况、维修日记和不良品等,分别统计相关作业人员的不良数量。每天召开一次全体作业人员都参加的品质反省会,针对不良内容制定改善对策,并形成“改善结果报告书”。

​ 实绩评价

每周,现场监督者统计作业人员生产的不良数量和维修数量,并对作业人员的实绩进行评比和奖励。例如:在某公司,每个月都会选出顺次检查的冠军,将评选结果公示在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并在晨会上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