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篇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篇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则昭然。

奈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道篇第二十七章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

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

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篇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道篇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或强或羸,或培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泰,去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