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至善之道,和我们下面要谈到的“诚”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这样说,“诚”就是我们的心性本相,就是我们精神的本来面目;而“至善”,则是“诚”这个心体本相的全体大用。我们来看看下面是怎么说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里就非常正式、非常隆重地把“诚”提出来了。这是儒家本体论中的核心概念。我们以前学过周敦颐的《通书》。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之作,《通书》的前三章:“诚上”、“诚下”、“诚几德”,都在讲一个“诚”字。周子把这个“诚”字,提升到了儒家本体论的高度上。《中庸》这部经典为什么能成为孔门心法?就是因为它阐明了儒家最核心的几个观念,包括“性”、“命”、“道”、“教”、“中”、“和”,等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国家现在提出的和谐社会,其根源就是来自于《中庸》里的这个“和”字。因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们如果都在“中”、“和”上下足功夫,达到“致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都能各安其位,万物都能自由地生长繁育,所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底下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这个“中”,天底下最通达无碍的道路就是这个“和”。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因缘和合,就能成就万事。《中庸》里的这一套理念,包括我们今天要讲的“诚”,就把儒家形而上的道理——即“天之道”,与社会人伦——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通过“致中和”,通过“择善而固执之”,通过“反身而诚”的修证,就把宇宙天道、社会人伦和个体的精神修证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所以,《中庸》作为孔门心法不是随意贴的一个标签,而是确实体现了孔子等古代圣贤的心理结构、心性状态、精神境界。所以,我们如果真正学通了《中庸》,就能够上达天道,中通人伦,下应万物。具体而言,要做到这个“诚”字,因为“诚者,天之道也”,唯有“诚者”才能够从容中道,才能够成圣成贤。“诚者,天之道也”,这个话说得太精湛了!我们经常也会对别人说“天知道”、“天晓得”之类的话,比如谁做了好事,没有人知道,但是老天爷知道,冥冥之中老天就会给你记上一笔。还有说这个人命好,为什么命好?因为“祖上积了阴德”,绵延于后世,子孙就会蒙受庇护。中国人很懂这个道理,“天知道”,老天爷什么都知道,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老天爷是最诚实、最无欺的。有些人做了坏事没人知道,但瞒得了别人瞒不了自己,对不对?有些人本事更大一些,不仅能瞒别人,还能够瞒自己,自己都能把自己哄得信以为真了。但是,能瞒得了自己也瞒不了老天爷!天道好还,老天总有一天会把你做的事情还到你自己脑袋上来的。所以,我们平时做事情的时候,用不着天天算这个账、那个帐,老天会记得的,总有一天会给你盘个点、算一笔总账。诚而不欺、一味平等,这是老天爷的本事。老天爷如果不诚实的话,他就不可能平等地对待天地万物,自然也不会孕育万物、生长万物。正因为老天爷对一切没有私情,没有后门可开,所以,才是“诚者,天之道也”。有两句诗叫作“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老天爷如果还有七情六欲的话,那老天爷也会老的,也会死的,所以,老天都给万物生存的理由和条件,都是平等的。什么是“诚”?“诚”就是没有分别心、没有取舍心,不会欺骗人,不会有偏心眼。在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里,“天”是最高、最大的。“天”当然不是我们现在头顶上这个自然之天,而是中国人精神上的最高体现,是精神的主宰。中国人心目中“天”的概念,和西方人“上帝”的概念,勉强可以划个等号。西方人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那么我们中国人就说“老天爷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天道运行的根本法则,就是一个“诚”字。
四、品质预测1、什么是品质预测活动在一个制造型的企业中,处理品质问题常有3种水平:第一种,发生问题迅速对应处置;第二种,发生问题不仅仅迅速对应处置,还必须采         取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对策;第三种,事先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在问题发生之        前就采取对策。前2种处理形式均是被动式,是事后处理型。第三种为主动式,是事先对策型。品质预测就属于第三种形式。所谓品质预测活动,就是利用我们已有的经验(以往的失败与成功经验),再根据被预测对象本身的特点、特征,对在生产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先预测,使之在未发生之前就采取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 2、品质预测活动的着眼点品质预测活动的着眼点,就是对设计、制造工艺、搬送、贮存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品质问题进行预测,然后采取积极措施,使问题不发生。从上述着眼点出发,就能得出如图5-13所示的品质问题预测模式。品质预测的关键是有没有“问题意识”,图5-14问题发生图。问题发生前,一般都会有一些异常现象显露出来,经验丰富或敏感的人,能很快地感知到,如图中b的位置。而对问题意识不敏感的人来说,往往等异常表现到问题已很难挽救时才能明白。这时,损失已经造成了(图中c的位置),而品质预测则是在图中a的位置,即无异常时就提前预知。在品质预测的着眼点中,提出要采取积极措施,使问题不发生。这里所谓的积极措施是指可以提高产品品质、提高作业效率(例如防止失败、重复再作业等),减低成本(消耗材减少等)的措施。若从品质(Q)、效率(P)及成本(C)角度出发来评价措施,则从表5-8所示的情形中可以分出什么是积极措施。进行历史问题不再发生型品质预测活动的开展一般按下述步骤进行。(1)收集现状及历史问题收集现在及以前发生的品质问题,品质问题收集范围包括制造工艺发生过的、检查部门发生过的、市场投诉发生过的。(2)收集现状及历史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将问题按发生性质分类,例如某电视机产品对制造工艺收集的问题进行以下分类(图5-15)。(3)依据被预测产品本身特点,列出被预测产品本身采用新技术带来的变化项目。(4)对被预测产品所有工艺项目逐一确认是否也会发生上述第(2)步所罗列的问题(不明确时可采用实验法)。若确认可能发生,则将此可能问题登录在品质改善台帐中(表5-10)。在逐一确认所有工艺项目时,为了不漏确认,一般应用表5-11所示工程预测问题表。此表中,先登录所有工艺项目。而品质预测的诸项目就是在上述第2步中经统计层别后的现状及历史的问题类别,而对策栏又分为2类:第1类是在制造生产过程中(例如组装过程中)的对策,也即在组装过程中保证不良不会发生,这是应优先考虑的对策。第2类为检查方法,即为防止不良流出而在制造工序中追加检查方法。(5)对可能发生潜在的品质问题进行改善进行品质改善具体运用手法可参考3A企业管理顾问出版的《品质管理实务》即可。4、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解决渠道来分类,一般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改善。(1)实施设计变更当某些作业工序设备难以实现,或者是人难以把握时,需要进行设计变更,从而用更简单的设备或方法就能实现所需求的机能。例如,产品的外包装箱上要贴条形码,设计要求条形码必须贴正,前后偏斜不超过1mm。此时,作业人员很难做到。如图5-16所示,只要在外包装箱需贴条形码标贴位置印刷基准线,作业就很容易保证不贴斜。 (2)建立良好的管理方法我们在制造过程中常出现的品质问题许多是由于管理方法不当造成的。应通过变更(或新建立新的)管理方法,防止同类不良的发生。例如机型相异零件使用错误,如果事先由班组长做好机型相异零件一览表,每当机型更换时再由该工序作业人员依清单要求做记录。通过这种管理方式,保证机型相异零件不被误用。如果某些机型相异零件十分相似,识别不容易时,最好将实物的对照图做成标准。同时,用一句简单而准确的语言表述不同之处。此标准可称为“作业要点图”(图5-17)。将“作业要点图”悬挂于使用工序上。当然,作业要点图依据的情报是作业指导书。同时,要符合ISO9000要求的文件的管理方法。图5-17 作业要点图(3)作业方法改善。现状的作业方法可能导致不良时,通过改变作业方法,使得品质能得到更好的保证。例如,使用夹具代替人手作业等。如何进行作业方法改善方面的内容敬请参阅3A企业管理顾问之《品质管理实务》中有关防止无意识差错的内容,因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4)更改作业顺序。现状的制造工艺顺序可能容易造成不良时,可考虑通过更改作业顺序,防止不良的产生。例如贴标贴作业, 改善前:  贴标贴 → 装B零件 → 检查发现标贴划伤 B零件安装时可能碰标贴,结果造成标贴划伤 改善后:  装B零件 → 贴标贴 → 检查时无划伤 (5)追加检查作业,防止不良流到下一工序有时因技术手段或费用关系,我们在制造过程中无法有效地避免不良产生时,就要考虑通过追加检查来防止不良的流出。根据产品种类不同,实施的检查手段自然也不同,可以是机械动作检查,可以是电气特性检查,也可以是外观检查等等。上述历史问题不再发生型品质预测,重点是针对制造过程来讲述的,设计、模具制作时同样可采取类似步骤进行,在此不再赘言。 五、设计评价和统计技术应用在精益设计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设计进行评价。首先是特性值评价,即对能定量化的特性值,进行数据统计,评价工程能力,确定批量生产时的保证方法(表5-12)。  从表5-12可以看出,通过特性值评价,哪些在设计上仍有问题,需要再次修改;哪些设计虽有不足,但若从设计角度解决起来又太花钱(或太花时间、或技术上目前解决不了)时,就应考虑使用工装夹具等保证方法,不让不良流向下一工序、流向市场;同时,对设计上已经充分保证的项目,采用免检或抽样检查等方法,从而实现低成本的生产。因工作关系,笔者接触了许多企业和生产型的研究所,发现他们能够设计出样品机,但却不能持续地、稳定地、重复性地、低成本地批量生产。这与其不重视统计技术有极大的关系。从事几十年的设计开发工程师,却从来没有计算过工程能力指数Cpk的大有人在。而在企业和生产型的研究所里,计算工程能力指数Cpk应该是技术人员基本技能。其次是进行公差、余裕度等评价,即对很难定量化的重要零部件公差配合、余裕度、重要配合位置、可适应的环境等,需要通过实验(上下限评价、环境评价等)来确定,或本公司以前产品形成的标准、惯例来确定,或行业标准、惯例来确定。例如,极重要的安全警告标贴贴在产品上,若容易脱落,造成客户误操作,可能伤害了使用者导致法律纠纷(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此特别注意)。为了确认标贴贴在产品上的牢固程度,日本规格协会出版了相应的手册,明确规定要通过用反转180度方向水平拉(撕),拉力在某某牛顿之上仍不脱落方是合格。有关非特性值以外的重要品质项目评价,见表5-13。有效地使用品质预测方法,既能提升产品品质,又能大幅度缩短新产品从投入到产品品质稳定的时间。对一直坚持以优良品质服务大众的企业来说,其得到的有形价值(品质成本降低)及无形价值(优良品质)都是十分巨大的。精益生产方式的设计开发要求我们必须应用统计技术,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工程能力指数Cpk的计算等的基本技能。有关统计技术的详细内容,敬请参阅3A企业管理顾问书系之《品质管理实务》中的企业实用统计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笔者就工程能力指数Cpk关联的内容简单说明如下。1、常用的数据种类(1)测量值(又称计量值)使用一定方法、手段对实物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数据,称测量值(又称计量值)。一般这类数据具有连续性的特征。例如: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拉力强度、波长等等。工程能力指数术Cpk主要应用于测量值。(2)计数值仅仅记录发生(或出现)的频次、机会而获得的数据。这类数据的最原始记录为不连续的,一般是正整数(0、1、2……n)。例如:不良个数、缺陷数、实到多少人数、复印多少张等等。另外由这类不连续的原始计数值,通过一定计算得出的数据,也归类为计数值,这时计数值一般已不是整数。例如:不良率、出勤率、卡纸发生率等等。(3)数据仅仅为了反映实物顺序而制定数据。例如:运动员编号代码、航班号、产品的机器顺序号等等。(4)分数(又称点数):为了评价某个对象,而制定评价的标准,然后按这个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评分。例如:学生考试分数、全国评选卫生城市得分;某场体育比赛,胜为+2分;平为+1分;负为0分等等。测量值与计数值最常见的数据分布为正态分布,如图5-18,其特点左右对称分布如同“钟型”。如图5-18阴影部分所示,以平均值X为中心,数据在X±σ范围出现概率为68.3%。如图5-19阴影部分所示,以平均值X 中心,数据在X±2σ范围内出现的概率为95.5%。如图5-20阴影部分所示,以平均值X为中心,数据在X±3σ范围内出现的概率为99.7%。上述3个图示中,曲线下部同水平轴围成面积,代表出现概率为100%。标准差S计算公式:      S = [(X1-X)2+(X2-X)2……+(Xn-X)2]/n-1 注:对企业实际应用来说,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来自抽样得出的X、S与来自整个群体的μ、σ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本书不加以区分。 2、工程能力指数Cp工程能力客观地描述加工过程存在着分散的状况。在统计学上专门用一个指数Cp来评价工程能力的大小(分散程度)。(1)工程能力指数Cp定义:规格上限、下限的宽度除以6倍标准差S,Cp=(SU-SL)/6SSU:设计规格上限,SL:设计规格下限。例如:SL=5.37,X=5.482,SU=5.57,S=0.033,则Cp=(5.57-5.37)/(6×0.033)=1.01。从图5-20可以看出,Cp=1意味着生产1000个时,可能有3个在设计规格以外。(2)工程能力指数Cp的评价基准。制造工序是否具有足够的品质保证能力,一般依据表5-14基准来进行判定及进行对策。表5-14 工程能力有无之评价基准
第三天,前来公司面试的人已经不多了,杨大同粗略数了一下,有300人左右。杨大同心想如果能过5关,不知还能看到有多少人。可能昨天的那一关比较刺激,所以今天来的人精神都很好,个个斗志昂扬的样子,都很兴奋。大家在不停地交流,相识是缘,大家都互相地诉说着昨天自己如何如何回到公司的,仿佛经历了一场传奇故事,每一个人都露出胜利的笑脸。杨大同很低调,首先他不好意思说出自己运用了这雕虫小计,其次他的性格如此,喜欢听,喜欢思考,不太张扬,这也是他在今后的人生中的过人之处。不一会主考官又象昨天一样出现在大家面前,大家一下子变得很安静。“我很高兴又一次和大家见面,今天的第三关是这样的,我们公司强调快速沟通,沟通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环节,今天的任务是用最快的速度与别人沟通、相识、交流,要求大家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认识100个人,并拿到100张他们的名片。当然这中间可以是你们原先认识的人,也可以是不认识的陌生人,公司希望你们结交的是陌生沟通,当然,我们也不会对此做强制要求,关键是看大家快速交流的能力。我们真诚的希望明天我还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度第四关,完毕。”这一次,大家没有像前两天那样,呼啦啦的跑开,看来留下的人都挺沉住气的。有人在自己的业务包里搜寻着,有的人拿出以前的名片盒,在一张一张的数着,看看还差多少张,准备把它补齐。杨大同在上一家洋酒公司做时,交换的名片不多,离100张差得很远,但是公司要求的时间很短,要尽快拿到这么多名片看来只有走上街头了,杨大同决定上街去。大街上熙熙攘攘,人们看上去都很匆忙。这时杨大同看到前面来了一个中年人,提着皮箱,他迎了上去,和他攀谈起来,“先生您好,您是出差还是旅游?”那个男子也很随和,笑着对他说:“小兄弟,这个季节有象我这样的人会旅游吗?我是做业务的,销售电子产品。”说着,那个男子从皮包里拿出一个方盒子给杨大同介绍起来。杨大同根本听不懂,并且也不感兴趣,只好打断了那个男子的话,“大哥,我们是同行,我也是做业务的,不过我今天的任务是要拿到100个人的名片。”可能是天下销售人同命相连的缘故,那个男子二话没说,递上自己的名片,“小兄弟,给,有生意给帮助介绍啊,带你分钱的。”杨大同道了声谢,赶快去找第二个人要名片了,今天一开头就挺顺利。第二个目标是个女孩,刚从一家超市出来,杨大同上前说:“你好,我是做销售的,正在考试,需要100个人的名片,你能给我一张你的名片吗?”女孩摇了摇头,没理杨大同就走。杨大同急了,时间不等人啊,赶忙追了上去。还没等他开口,那个女孩说话了,“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要给你名片,给你名片,你天天骚扰我怎么办?你再跟着我,我就报警了!”杨大同心里咯噔一下,碰到难讲话的了,算了,再下一个吧。第三个人却不象前两个,杨大同刚一开口,那人好像火气很大,一把抓住杨大同,“什么?你要我名片?是不是拿着我的名片去搞诈骗!走,去公安局!”杨大同再三解释,这时,那人的大哥大响了,他才松了手,杨大同算是逃了一劫。真是倒霉透了,这后来碰到的几个人,各个像凶神恶煞。杨大同很气愤,可是任务还是要完成的,只能忍着。一个小时过去了,杨大同才搜集到25张名片,看来要被淘汰了,速度再快,75张名片谈何容易,光个别人解释就要花很多的时间,杨大同必须又要想出绝招来挑战这60分钟的时间了。时间滴哒滴嗒一分一秒地过去,杨大同独自一人徘徊在异乡的街头,捏着几张刚刚得来的名片深思着。真是“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他眼睛一亮,望着眼前一排排店面,一个快速搜集名片的计划在脑海里划过,没有多想,也来不及多想,没有机会在等待了。他向马路边的店面飞奔而去,从第一家开始,他进店、出店,十几秒或几十秒就完成了搜集名片的任务。头上汗不停地淌着,可手里的名片不停地增加着,30张50张、70张……半个小时后,杨大同回到公司,向主考官交上了151张名片,不过有个别几张重复的,可能老板从名片盒里匆匆忙忙拿出,多了几张也没发觉。但是他已超过了100张,主考官满意地拍拍杨大同,明天再来吧。 这100多张名片是怎么拿到的呢?杨大同碰了几次壁后,感到如果一味地去求人家要,非常不容易,碰到好说话的算运气好,能拿到。遇到不好说话的,不但拿不到名片,还耽误时间。这时他干脆使用换位法,他直接去商家的店铺,他的身位摇身一变,变成了大公司的采购经理,这样他每到一家,全是笑脸,商家老板纷纷抢着给他名片,再三请他常来,对他非常地友好客气。其中还有人要留他吃饭,有的人要开车带着他跑。杨大同要到的名片很杂,从服装鞋帽到糖果烟酒,到墙砖涂料老虎钳子,应有尽有,真是一个跨行业的大聚会。他留给商家的联系方式是薛强走时给他的bb机号码,以致于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杨大同听到传呼机响,心都嘣嘣直跳。因为从第二天开始他那黑盒子就从早到晚叫个不停,后来,杨大同干脆把它设置成震动,但很快一节电池就用完了。那些联系他的老板,一直想着杨大同的采购大定单呢!
在没有生意、没有公司、没有品牌的情况下,你可能会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做下列事情:​ 你想出了一个商业创意,因此开始工作:​ 你花了四个小时思考一个引人入胜的公司名称;​ 你花了两个小时想出了标语;​ 你花了2000元制作了3个徽标,花了三个小时要求你的朋友选择他们的最爱;​ 你花了两个小时弄清楚为什么没有一个朋友喜欢与你相同的徽标;​ 你花了3000元让一个朋友为你建立了一个便宜的网站;​ 你花了四个小时来模拟它;​ 你花了三个小时询问您的朋友是否喜欢;​ 你花了5000元请朋友在你的行业中创建原型;​ 你向200个最亲密的朋友展示了该产品,他们都礼貌地告诉你这是一款了不起的产品;​ 你花了四个小时来设置自己的社交媒体页面,邀请所有朋友关注你;​ 你花了四个小时拿出一张漂亮的名片,然后花了100元制作了一张漂亮的名片。但是你忘了一件事,你尚未找到制造产品并且具有合理价格的工厂。在完全弄清制造方面之前,不要再花时间判断徽标或告诉所有朋友有关公司的信息。怎么找工厂呢?(1)找到正确的展会:在贸易展览会寻找工厂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2)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目前仍然是在世界各地寻找工厂的最佳资源。花几个小时在阿里巴巴上搜索,阅读和发送信息联系工厂,从他们那里订购样品测试其质量,阅读评论确保他们是诚实的商业伙伴。当你联系工厂或与工厂交谈时,请做好准备,尽力学习一些行业术语或有关产品的重要细节。询问最低要求、物流时间、制造技术,以及其他你能想到的任何事情。你的问题越全面,工厂将更认真地相信你。如果你要参加贸易展览,请随身携带原型。
在辅导门诊的过程中,笔者看到很多医生受制于沟通能力,在绩效上没有大的突破。口腔医生,尤其是民营门诊中的口腔医生对于沟通能力的要求更高,因为患者希望得到除专业治疗以外的服务和温情。这给技术人很大的压力,甚至有些医生开始焦虑和自我怀疑,更严重的有医生为此放弃了自己的医生职业生涯。很多医生会认为,自己也许没有这样的天赋,自己是个内向的人,情商不高,甚至说自己祖上三代都是非常木讷的人,所以自己不善沟通也实属情理之中。说实话,醒客堂的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内向,不擅长交际的人。但好在我们是一群研究专业的人,醒客堂对方法论的研发近乎偏执。我们根据项目的状况对项目经理、咨询师在工作中沟通的方法论进行研发,所以你会看到我们每个人看起来社交能力一般,但是在项目中的沟通很有优势。本书就是要给大家这样的方法论,让医患沟通变得游刃有余,因为医患沟通的场景还是相对特定的。10多年前,我们就研发了通用型客户沟通沟通的模型,5年前开始在口腔领域深化应用实践,效果极佳。我们深感自豪的是,很多医生不仅在业绩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整体的自信度,以及在其他生活和工作问题的解决上也开始建设自己的底层逻辑,在自己的家庭和社交圈中形成了影响力。有很多门诊的小伙伴们用书中提到的技能,比如性格分析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让家庭变成更和谐;有的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让原本叛逆的孩子配合度提高……当然,这些都是额外的收获。这些收获不只来源于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这件事本质上的认知改变和自己的行为模式调整,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我们常说要功夫,不要套路。心在哪里,结果往往就会在那里,我们在这里投入时间和精力,就会产生更高效的收益。本书帮助医生更好地服务患者,通过学习书中的内容,让医患关系变成同盟、伙伴关系,医护团队和患者共同面对治疗疾病,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体验。我们希望医护人员都能和患者和谐相处,在工作找获得成就感,每天都身心愉悦。
德治思想有几个要点,张载均做出了贡献。第一,德治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命题,并发掘了其中的政治哲学含义和道德修养境界意义。“天人合一”是德治思想的依据、准则和理想,德治即天人合一的世界本真状态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表现。德治源于西周以来的礼治,礼治正是天人合一的治国模式。其基本模式是:皇天无亲,天命靡常,但它“惟德是辅”45,上天只保佑有德的君王;而君王是否有德,上天从民众那里了解、判定。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上天使天子奉承天命以治民,天子则以其“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政策而获得民心民意,进而得到上天眷顾;“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46,民众则借助“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47而制约君王,影响君王的政策。天、君、民的政治活动,均围绕“德”进行,并由此实现天人合一。这可以看作是我国古代德治的萌芽,而且其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框架。从整个儒学思想看,天人合一包括天生人——具体化为天生人成、天命人性、天意民心——的过程,也包括人后天借助修养而与天合一的过程,是先天与后天、先验与经验、先天禀赋与后天勤奋努力的统一。孔子提出“天生德于予”“知天命”“知命”等主张,《中庸》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说,孟子提出人“固有”良知,故应“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说,有“万物皆备于我”说等,天人合一思想均暗含其中。张载则从修养角度将天人合一思想明确化为诚明合一说。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提出了“一天人”48主张。其“民胞物与”说,认为乾坤是大父母,所有人皆同胞兄弟,天地万物和人有内在血脉联系,休戚相关,也从修养境界角度体现了天人合一特征。天人合一,指人的身体、自然生命乃天生人成的产物,人的本性与天道统一。人性的自觉和实现必须在认识和实践天道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人的精神的昂扬、主体性的挺立,只有在致良知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其中,道德或人的本性,正是天人合一的桥梁、中介,人们进行道德修养,并推己及人,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的必由之路。在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中介,呈现为内圣外王的历程。道德修养是内圣,推己及人、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德治是外王的总称,其基础就是道德修养。在张载看来,天人合一落实到社会政治活动中,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政治活动的出发点是天人合一的道德。天生德于人,人性本善,内含仁义道德,人的一切活动,包括政治活动,都在于帮助道德的觉悟和道德的实现。政治权力是道德的表现,政权应该建立在道德基础上,政治权位则有德者居之,任用贤能治国只是其部分表现。照德治的理论上说,最有道德的应该做天子,故天子既是天之子,天命所归,有权治民,可以代天立言,又是民众在上天面前的代表,有权敬天、祭天,为民请命。故有道德支持的权力,一定意味着奉天承运与民意的统一。其二,政治活动的基础、准则和理想,都在于天人合一的道德。政治的任务在实现正义,继善成性,继天立极,政治黑暗时甚至不排除有人奋起为民请命、替天行道,政治活动的宗旨在于帮助所有人成为理想的人,为天地立心。其三,政治主体、权力主体是道德或义理,而道德或义理,正是天人合一的表现。张载认为,决定政权命运、政治走向的主体,是天命和民意,是天人合一的意志;而天意和民意、天理和民心有内在联系。他断定:“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之则却是天”;“大抵天道不可得而见,惟占之于民,人所悦则天必悦之,所恶则天必恶之,只为人心至公也,至众也。……故欲知天者,占之于人可也。”(《经学理窟·诗书》)民心民意与天命内在统一于“义理”的思想,体现了理学的理论特色,从根本上淡化了君权的神圣性,为有民主色彩的民本政治提供了理论根据。从我国古代德治思想史看,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命题,丰富了“天人合一”作为政治哲学命题的内涵,凸显了它作为德治的理论基础的地位和作用,使它从一般哲学命题具体化为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首要政治哲学命题。第二,德治的认识基础是道德认识,即人们对人性的自觉,人性本善是德治思想的逻辑前提,德治即人自觉到的至善本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引申和运用。在张载看来,德治的认识基础主要不是见闻之知或“闻见小知”,因为这种见闻之知乃是对象性的“物交而知”,难以见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而是非对象性的、主体反思的“德性所知”,即人的“天德良知”49。儒家所谓德性,即道德,也就是今人所谓人的本性。德性所知,亦即人性的自觉;其实践要旨也在于依据觉悟到的人的本性,进行政治活动,帮助其他人觉悟自己的本性,在社会上推广和实现源于至善本性的正义,最终全面实现人的本性。德性之知源于《大学》在明明德、格物致知,《中庸》“明诚”,孟子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它主要不是经验的见闻之知,而是对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本性与天道的统一性有深刻直观,对天人合一有理性认识、使命担当。在张载看来,人们认识到德性之知,就表明达到了诚明境界,也就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由这样的人来治国,因为认识掌握了天下之理,故能真正实践德治或仁政,为万世开太平。第三,有德者有其位,无德者无其位,德(道德修养)与位(权位)统一,让道德为权力提供合理性、正当性、合法性依据,让权力成为实现道德理想的工具,乃是德治的基本原则和政治理想50。之所以称为德治,关键在此。权力会使人异化,绝对权力绝对异化,德治是从根本上防止和解决权力异化的治国模式。根据德治的德位统一原则,道德修养是进行德治的前提和基础,治国理政只是治国者道德修养的自然运用和表现。孔子说“政者正也”,又说“义以为上”。人性修养必然在政治活动中表现出来,使政治成为实现道德正义的活动,成为人性政治、良心政治。从历史看,德位统一思想应渊源于西周时期。周人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提出“明德慎罚”等国策,已经意识到政治权力的来源、基础、性能都在道德。王国维认为殷周剧变,关键在周人制礼作乐,封邦建国,将国家制度建立在道德基础上,此说实属深刻洞见。孔子所提倡的君子人格,也含有德位统一的意思。君子本指治国者,孔子君子观凸显了道德修养对于君子的本质意义,实际上暗含着要求道德修养和权位统一的意思。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谈到权力的依据有“天受”和“民受”两个方面,他强调“民受”是权力稳固的主要条件。儒家反复强调治国者应有道德修养,有道德修养的贤能之士应该入仕得位,目的正在于将权力的合理性、正当性、合法性建立于道德基础上。故在政治人才培养上,应“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51;在治国用人上,要“尊贤使能”,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52。如果德位不统一,“不仁者而在高位”,则治国者不仅不能实现正义,反而只能“播其恶于众”53。可见,选贤与能被认为是实现德位统一的根本途径。在张载看来,德治的理想之一,即在治国者的构成上,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达到诚明境界的圣人,由圣人来治国;二是民众则皆为“成身成性以为功”54的君子。张载封建说,也有此意。第四,德治的主要政策措施是发展经济生产、改善民众生活,然后进行道德教化。在德治思想中,道德教化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生产生活。孔子有富而后教说,孟子有制民之产、有恒产而后有恒心说,荀子有强本节用而后明分使群说,都将道德教化建立于经济生产生活基础上。张载则认为,君子虽然自己要“喻于义”,但对待民众却要注意“利”,而且他肯定地说:“利,利于民则可谓利,利于身、利于国皆非利也”55。这就细化了董仲舒“以仁爱人,以义正我”说,将仁爱他人具体化为有利于民众。道德教化和道德修养一体两面,修养是基础,教化是引申和应用。儒家以德治国,关键在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全民修养和能力。修养的主要内容是“在明明德”,在人生实践基础上觉悟人之所以为人所固有的光明本性,成为理想的人,并推己及人,“明明德于天下”,从而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具体路径是《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以修身为本,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基础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即“明明德于天下”。此外,道德教化的文化基础,则是办学校、书院,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不断提高民众的文明修养水平。道德教化的主要方式,不是强制灌输,而是治国者以身作则,做出榜样,熏习、感染、影响民众。道德教化的主要内容,是遵循民本原则,传道解惑,帮助所有人修身养性,遵守礼法规范,自觉和实现人性,直到“明明德于天下”。用张载的话说,即“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56。历史上的德治包含了刑罚的法治意义在内。在德治中,刑罚是迫不得已的最后手段;“无讼”才是理想的社会状态。治国者既使用刑罚手段,也服务于道德教化目的。惩罚人、杀人,威慑人、恐吓人,以刑去刑,本身不是目的。第五,张载“为万世开太平”说是我国古代“德治”理想的新表述。张载“为万世开太平”说,可以视为古代儒家治国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治世屈指可数,每次治世维持时间也有限。从治世说,成康之治40年,文景之治约40年,贞观之治22年,加上后来的开元盛世,713-741年,也只有28年,都不能维持长久。长治久安只是思想家、政治家和民众的设想、向往,从未真正变成现实。从朝代说,强大的汉(前202-220)、唐(618-907)二朝,加起来才711年,最长的周朝也不过800年。谁不想传之万世呢?秦始皇自称始皇帝,也希望二世、三世直到万世,结果二世而亡。万世之说,成为空中楼阁。在张载看来,实行德治,治国者必须“有大功德者”。治国者要有仁心,强明果敢,加上宰相有才,才能实行井田、封建等德治措施。汉唐治世明君,如“唐太宗虽英明,亦不可谓之仁主;孝文虽有仁心,然所施者浅近,但能省刑罚,薄税敛,不惨酷而已。”57显然,张载提出“万世太平”理想,是超越历史,超越汉唐的。关于太平,《大学》提出平天下的理想,《礼记·礼运》形成大同、小康社会理想。道教经典《太平经》,表达了民众对社会太平理想的期盼。“平天下”本《大学》八条目之一,可谓儒家德治理想社会的标准表述形式,影响很大。张载将太平与万世结合,实际上将儒家德治思想推进到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众多的抗日游击战中,七亘村伏击战的战果以及在国内的名气都不大,林彪的平型关伏击战是抗日游击战的第一个大胜仗,名气更大。但在战争史上,七亘村伏击战却更享誉世界。英国的军事学家把此战列为世界10大经典战术之一,称赞其为最具创造性和突然性的战例。七亘村伏击战是在3天之内,连续在同一个地区进行了两次成功的重叠伏击,打破了兵法上著名的“战胜不复”的原则;而有“疯将”之称的王近山(后来又在朝鲜战场打了一场让美军发疯的上甘岭战役)在刘伯承和陈赓的指挥下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实际上,这次伏击战的意义还不止如此。在伏击战的5天前,10月21日晚,八路军就在七亘村被日军袭击,吃了日军的游击战奇袭的败仗。但日军做梦也想不到,八路军竟敢在同样的地方、用同样的招数还给自己,而且还用了两次。10月26日,当日军的辎重车队通过七亘村时,八路军突然前后夹击,将鬼子压缩在七亘村预设战场的狭小地带。当时八路军步枪手的歼敌数只与其装弹速度有关,而手榴弹只消打开保险盖垂直往下扔就行了,可见此处真可谓恃险设伏。战果可想而知,此战仅用时2个多小时,就毙敌300多人,缴获骡马300多匹和大量军用物资,八路军仅伤亡10余人,投入产出比严重划算。(中小企业打营销游击战,就可以避免资源不足的劣势,小投入、大产出,风险不大,收益不小)第一次伏击胜利以后,刘伯承判断前方的日军需要弹药和粮食急如星火,日军必然会尽快再向前方运输军需品,七亘村仍然是日军进军的必经之路。但兵法上有“战胜不复”的原则:即不在相同的地方用相同的战法对付同样的敌人。中日双方指挥员都深谙此法,按推理是:我军不敢在七亘村再打,日军也不信我军敢在七亘村还打。面对这样的惯性思维,刘伯承元帅果断决定“冒兵法之大不韪”,反其道而用兵,第二次重叠设伏。于是,八路军制造假象,佯装撤离远去,随后绕了一圈又溜了回来。10月28日,日军又进入七亘村地段,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就在第一次挨打100米远的地方,再遭伏击。这场被国内外军事学家赞为用兵典范的七亘村重叠伏击,给日军扎扎实实上了一堂军事原则运用方法的补习课,日军难以想象,在八路军这个对手的战术字典中,任何“原则”都是靠“灵活”来注解的。历史上没有先例,是因为还没有人创造。从七亘村重叠伏击战中受到启发,营销游击战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奇袭为主、速战速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