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产品,如何引发人们的共鸣?共鸣是指人们的内心被它深深地打动了,只要一看到它就会惊呼:“它就是我要的”。这需要讲一个动听的故事。何为故事?与编造无关,虽然一提起故事,首先想到的是编造。讲一个产品故事确实是编造的,不过,它是对人们内心需求的真实展示。人们内心的细微处的活动,就是故事。问题在于是否看到了它们,是否捕捉到了它们,是否足够敏感和有洞察力,是否能够进入意识深处,看到意识是如何引发的思想活动,即欲望、期望、需求、盼望。看到这些,把它们演绎出来,这个故事会打动人们的心。如果你是一位营销的专业人士,具有敏感性和洞察力,在主动的探寻人们内心的想法,也许你会看到。但是对于那些被观察的人们来说,他们自己却经常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活动。尤其是那些细微的心理活动,更不用说那些潜意识、无意识的活动。因此,当你的故事将这些细微的、深层的心理活动展示出来时,人们不由自主地惊呼:“我就是这么想的,这个产品正是我想要的,它太完美了,贵点也不重要了,总之它就是我想要的。”比如对于单身、小型家庭或工作紧张的家庭来说,有时做饭只炒一个菜,或者菜的做法很简单,产生的油烟就很少、很短暂,此时开关抽油烟机总是感到麻烦、有点浪费,人们内心有些纠结。只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果你有一款无油烟炒锅(先不考虑它的无油烟效果到底如何,达到了什么程度),就可以清晰细致地讲述这个纠结。这是人们内心的真实故事,它自然会唤醒和激发出人们心里本就有的渴望。讲这样的故事,需有一颗真诚、关怀之心。这不是为粗劣的产品编造美丽的故事。我们关怀一个人,才会想到、付出精力去了解他。只为赚钱的动机,就缺乏了去了解他人即消费者的内在动力。即便有最先进的消费者洞察方法和更大的投资,也可能只是看到了消费者浅层的想法。人们的内心想法,不是钱能买来的,也不是一个贪婪的心能够探知的。因为贪婪之心不会对精神深处的事物感兴趣。这样的故事不是“秋天的童话”,相反,是生活里的麻烦、忧愁,甚至是苦难。而把这样的故事讲好的人,一定是历经生活的苦难,深刻地观察和体验着生活,并由此充满同情心、怜悯心和敏感的人。
笔者为很多医药商业企业做过培训,和很多的医药商业企业老板沟通过,也为一些医药商业企业转型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笔者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很多医药商业企业的决策层要么非常悲观、畏首畏尾,觉得未来怎么发展都难以成功,要么敢想,觉得自己只要肯干,什么事都能做成。笔者以前接触过一个医药行业企业的老板,他和我聊了很长时间,谈的都是如何做大。如果代理更多的产品,如何扩大销售队伍、市场队伍,如何扩大终端覆盖率,如何从年经营额3个亿做到20个亿。期间谈了很多,最终问笔者,他的设想能否实现?问笔者怎样帮助他实现。笔者知道这家医药商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年度经营额3个多亿,净利润200多万元,销售人员12个人,仓储很小,没有完善的配送体系。区域独家代理品种7个,经营额1个多亿。这3个多亿的经营额也是发展了七八年才实现的,其中2个多亿还不是主营产品获得的,而是通过流通产品、分销产品或其他商业分解产品实现的,这种非主营产品获利较低。这样一个小型商业企业快速发展难度很大,尤其是这个小型纯销商业基本没有市场功能,显示功能也比较低。怎样快速发展呢?尤其是区域独家代理的产品偏少,很难从上游或者制药企业获得区域独家代理品种。对于医药商业企业来说,区域独家经营产品偏少本身就供血不足,产品对医药商业企业来说就是血液、就是根本,获得产品的渠道如果非常窄,就很难发展起来。结果笔者给这个商业企业老板几条建议:一是放大采购能力,尽可能多获取区域独家产品经营权,尤其是专科类产品、耗材的区域独家经营权,并尽可能完成年度指标,从而提升毛利率。二是构建自身的专业销售团队和市场队伍,针对获得区域独家经营权的产品进行专业化营销,为终端做更多的专业活动和促销活动,一次维护和扩大终端合作量。三是向市场深度拓展,和市场较深层级的销售资源对接。因为同质化产品经营在短期扩大市场覆盖面难度很大,其他商业企业反击得比较厉害,而且产品丰富度不够,扩大市场其实是空话。四是构建合规的仓储配送体系,获取区域内的指定配送权利,在获得指定配送利润的同时,获取更多的医院资源和政府资源。五是仔细研究各类终端的实际需求,在可能的范围内提供解决方案,以期长期黏结终端客户。六是整合市场内的自然人进入公司体系,这样既可以带来终端资源,又能带来产品资源,更能获得销售人才。……我当时一共提了十几条建议,后来这个老板基本都做了。期间,笔者帮助这个老板整合了20多个区域独家产品,也介绍了一些他所在区域的自然人加入体系中,经过两年多,到了2015年年底,这家商业企业经营额已经达到10亿元。虽然还是规模小,但其目前的经营质量明显偏好,净利润一千多万。后来这个老板又来到我的公司,看着很兴奋,觉得近两年经营成效不错,希望我再提供一些建议,但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变化了,笔者后来给的建议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实并不是笔者的建议有多高深,很多建议其实是诸位医药商业企业都知道的,而是这个老板意识到一件事情:要脚踏实地的经营,不要好高骛远。所以,在医药商业企业做转型发展规划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做规划,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要人云亦云。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脚踏实地。
(一)第一层:行动指南——基础操作的步骤集合这是最浅层次认知,视流程为"怎么做"的步骤清单,如政府办事指南"第一步提交材料→第二步审核→第三步领证"。中小企业常将流程等同于SOP(如车间操作指导书),仅关注工艺细节,忽视整体业务连接。此层次占企业人群半数以上,难以设计出支撑战略的流程。(二)第二层:业务逻辑的精炼——效率优化的核心追求达此层次者,知晓流程设计的核心是"优化业务逻辑"。如同高斯寻找更优算法,会思考"现有流程是否太笨":能否将串行任务并行处理?能否通过异步化(如提前开发供应商)减少等待?华为IPD的"异步化工程"正是此逻辑——提前提炼公共模块(如API函数),避免重复开发。(三)第三层:驾驭博弈促协同——组织协作的深层设计此层次重视流程在"控制扯皮"中的作用。设计流程时会预判部门博弈点,如采购与财务在供应商付款环节的权责模糊,通过场景化权责划分(如"紧急订单付款由采购总监与财务经理联签")内置解决方案。这要求设计者如"导演"般,预判所有可能的协作冲突并制定应对规则。(四)第四层:以秩序求确定性——业务稳定的制度保障流程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秩序"确保业务结果的可重复性。若无流程,采购人员可能此单严谨考察供应商,彼单因疲劳省略考察;有流程后,无论人员如何变动,都按标准执行,减少人为波动。这如同"流水线",通过标准化确保产出质量的稳定性。(五)第五层:组织能力的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最高层次认知将流程视为"组织能力的构成部分"。企业战斗力不仅源于单兵技能(如员工专业能力),更源于流程协同能力——如同球队,球员个人技术需通过战术流程(如进攻阵型)整合。华为的IPD、LTC等流程体系,本质是将优秀实践固化为组织能力,而非依赖个人经验。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中国建材行业发展迅速,厂家规模和数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不仅有立邦、美标和欧司朗等国际品牌先后进入中国市场,欧普、华润漆和马可波罗等本土品牌异军突起,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前期丰厚的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家和资本进入建材行业,行业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人员推销战此起彼伏,采用传统单点作战的营销手段取得的效果越来越差,厂家的利润越来越少,行业开始进入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洗牌阶段。与此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在购买建材时越来越关注品牌,于是许多建材企业抓住机会大力发展品牌,在央视、省级卫视和高速路牌等投放大量的广告,企图通过提高品牌知名度获得竞争优势。然而,令厂家困惑的是白花花的银子流走了,知名度也有了,销量却在“原地踏步走”,并没有出现其他行业出现的“广告一响、黄金万两”的盛况。建材企业要想走出上述品牌营销困境,要想打造真正能促进销量增长的建材品牌,首先必须明白建材品牌不仅承载了产品本身的价值,如涂料不但能美化墙面,还承载着消费者在售前、售中和售后过程中所感受的体验价值、精神价值和服务价值等营销价值。消费者不是简单地根据产品的功能价值和价格做出判断,而是根据品牌承载的整体价值和价格做出判断,因此通过精美的售前展示、愉快的购物体验和专业的售后服务等增值营销活动打造品牌、提高品牌承载的整体价值尤为重要。
医药企业在某个细分市场上站稳了脚跟,甚至成为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那么向相关领域扩展和延伸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也是最稳妥的一种成长模式,我们把该模式称为业务延伸的鱼骨型成长模式。鱼骨型成长模式的关键是找准支点,即企业的核心优势,或拳头产品,或核心技术。横向可以进行产品延伸线,企业成为某一治疗领域的专家;纵向可以技术复制,通过技术平台复制更多的产品,巩固治疗领域的优势。以产品横向延伸来说,围绕细分治疗领域进行产品线构建,产品线中的“小批量产品群”要选择与大单品形成联合用药或序贯用药关系的药品。最终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治疗方案转变,从产品提供商向治疗方案提供商的战略升级。如图7-3所示。图7-3产品横向延伸方式例如济民可信围绕大泌尿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及抗肿瘤四大治疗领域,形成了“大单品突破,小产品群跟上”的产品梯队,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治疗方案的战略升级。联合用药方面,金水宝胶囊联合六味地黄滴丸,治疗绝经前后诸病,改善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等症状;序贯用药方面,黄芪注射液序贯硝苯地平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丹香注射液序贯丹参颗粒治疗心绞痛。如图7-4所示。图7-4济民可信产品发展模式以纵向技术复制来说,在细分领域中选择具有技术壁垒的特色产品并逐步建立技术平台。通过技术平台复制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以此巩固其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实现产品领先向技术领先的战略升级。如图7-5所示。图7-5技术纵向复制方式例如海思科在刚进入化药市场时,选择市场竞争不激烈的细分领域切入,在肠外营养药类、肝胆疾病药类和特色抗感染药类进行拳头产品的布局,打造出肝胆疾病用药特色产品——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特色抗感染用药特色产品——注射用夫西地酸钠,肠外营养药特色产品——转化糖注射液、脂溶性维生素、中长链脂肪乳。依托特色品种海思科又搭建了四大仿制药核心技术开发平台:新型肠外营养注射剂系列药物技术开发平台、新型难溶口服制剂技术开发平台、新型注射剂工艺技术开发平台及多室袋包装技术开发平台。海思科借助四大平台,成功地解决了多领域的药物开发难题,跻身为特色多领域专科用药龙头。
这是个平静的一天,没什么特别的。中午吃饭回来,随便翻翻微信,忽然发现一条我原来的老板Ben的微信留言,祝贺我生日快乐。这才想起来,今天是我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而我真正的生日不是这一天,所以也就没太关注。我已经离开这个公司1年多了,而我的前老板还记得我的生日,并给我发来祝贺。我深深地为这个老板细致的内心所感动。在当今这个社会上,大家都忙于工作和生活,除了你的家人和好朋友,没有几个人会记得别人的生日,并给予祝贺。  Ben 是个法国人,一般法国人给人的印象是比较休闲和懒散,但是这些在Ben身上完全看不到。这家法国公司是个历史很久的公司,在法国就像国企一样。而Ben在里面也工作20多年了,就是什么都不干,也可以混到退休了,可是你从Ben身上完全看不到混日子的影子。我们一般都是9点上班,18点下班。但是Ben每天8点就到公司了,一般21点才离开,好像有用不完的劲。到了公司也不像别的法国同事围在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而是完全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和法国那边开会,或者自己阅读电子邮件。可以看出,Ben是真心地热爱这家公司,因为看到一些问题,他总是积极地提出来,希望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不要给公司造成损失。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公司的角度出发,以公司的利益为己任。Ben 虽然是我们的老大,但是私下里就像朋友一样。这个公司有个传统,大家中午都一起吃饭,在饭桌上,也会聊聊家常。在Ben 手下干活是幸福的。当我们部门的人和别的部门有争议的时候,Ben 总是站在前面为我们说话,让我们干起活来自信满满。Ben 是质量管理出身,很注重程序文件的建立,他希望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按照一定的程序,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所以每当有新人来,只要翻翻程序文件就可以上手干活。他也很重视对看板的设置,任何工作,在看板上一目了然。每个月,Ben 都会和我们每个人单独沟通一下,所以他对我们的工作都比较了解,也会时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评价。因此,有时候,Ben 去度假或出差,不在公司很长时间,我们部门的工作照样运行得很好,和他在的时候没有差别,这也是我以前没有遇到的。一个男人,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家庭,善待下属,热爱生活,真是人生赢家。祝福他的未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