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经常听到公司里有人发牢骚,对这样那样的人或事看不惯,弄得公司里气氛非常不好,甚至影响新员工的去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总不能限制言论自由把员工的嘴堵住吧?有一次听其他公司老板讲起他们公司开晨会的事:该公司晨会由员工轮流主持,每个人在晨会上都可以随意进行批评、自我批评或者表扬,员工可以批评公司里各种不合理的现象,不仅可以批评员工,也可以批评经理,同时还可以提合理化建议,大家都对事不对人,即使是经理在会上被批评时也必须虚心接受,不得随意反驳。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员工加强了对公司日常管理的参与感,而且包括经理在内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公司时时受到其他同事的监督,从而杜绝了很多不良习惯,同时普通员工还能够经常说出一些老板想说却不方便说的话,易于被其他员工接受,一举三得。我听了这种方法后觉得很好,可以立即采用,我们公司也应每天早上开晨会,让大家轮流主持,自由发表意见。员工有了不良情绪之后在公司必须有宣泄的空间,所以我觉得管理公司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以疏导为主,不能一味地建堤坝来堵。公司的头两次晨会我特意安排平常最爱发牢骚的员工来主持,其中一个上来就对公司副总经理日常的一些行为进行了批评,批评他制订规章制度只要求员工遵守自己却不时违反,搞特殊化还强词夺理。副总经理脸上有些挂不住,不过既然晨会前已经有言在先,他也只能虚心接受。第二天副总经理告诉我说他回去想了一晚上,还和老婆讨论了半天,终于想通了,觉得员工的批评是对的,是对公司发展有益的,今后他会立即改正。听了这话我很高兴,毕竟这也是我一直想解决的问题。几次晨会之后,公司里发牢骚的人明显减少了,有什么问题可以晨会上说,效果很好,没有必要私下再发牢骚。开晨会还可以鼓舞员工的士气,让大家尽早进入状态,精神饱满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同时还能让普通员工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由于晨会要求公司所有人都必须参加,公司的高层也不好意思找理由随便迟到了,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1.人才数量‌数量测算与战略挂钩案例:企业今年100亿营收配1000人,明年120亿需测算各部门人数。前台部门(如销售)按营收增长比例配置,后台部门(人力/财务)按工作量增加配置举例:销售部人均背100万指标,新增200万业绩需评估增配1-2人;财务部100亿规模配20人,120亿可能只需增2-3人2.人才质量(盘点深水区)‌三大核心要素:l ‌绩效‌:评估"过去能不能"(历史成果)l ‌能力‌:评估"现在能不能"(当前胜任力)l ‌潜力‌:评估"未来能不能"(通过行为模式预判)l 案例:某员工能力强但未任总经理,通过行为习惯判断为储备人选l 辅助维度:性格、内驱力、价值观、个人特质3.人才结构‌关键结构维度:l ‌年龄结构‌:如国企干部要求40岁/35岁以下l ‌层级结构‌:基层/中层/高层管理者占比l ‌性别结构‌:行业差异(服装业女多男少,建筑业男多女少)l ‌前后台配置‌:前台(赚钱部门)应多于后台(花钱部门)l 案例:某企业后台人数超前台,需优化调整4.人才准备度‌评估标准:l ‌厚度‌:储备人数(如储备3名店长应对开3家店)l ‌宽度‌:岗位覆盖度(关键岗位均有后备)l ‌深度‌:成熟度("七成熟"即可上岗,五成熟需1-2年培养)l 举例:店长候选人70%达标可直接任用,50%达标需继续培养‌总结:‌四要素需综合考量:数量匹配战略、质量聚焦"过去-现在-未来"、结构优化配置、准备度确保梯队厚度。企业需根据发展阶段调整侧重点(如成熟企业优先优化结构)。
整个“五行”章中,第一段确立了五行与数的关系,第二段讲了五行体性,第三段则主要讲五行功能。而在五行功能的部分,则主要是以五味来体现:“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一段关于“五味”的叙述,在中医里面特别受重视。你要判断一味药的属性,你尝一尝它的味道,那么就八九不离十了。如果是有点甘甜的,它就是针对土的,肯定要走脾胃去了;如果尝着很苦,那就是针对火性,就是要走心了……依此类推。这些都是中医里的说法。但是,为什么五行的一切具体功能,在《洪范》里只用“五味”来代替了呢?这是因为就人的感官来说,眼耳鼻舌身,什么感官最直接、最敏锐?舌头针对味觉是最直接、最敏锐。我们眼睛看一个东西,你能看出什么特别感觉来?人们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耳朵听各种声音就更虚幻了,在各种感官的幻觉中,幻听的比例是最高的。虽然中国古典音乐,五音也是配合了五行,但是让我们去听,哪一个音调属于金?哪一个音调属于木?说实话,如果没有专业的音乐训练,很难听得出来。所以用耳听、用眼看、用鼻嗅、用其它的感官感知,都不如我们用舌头尝味道来得真切,正所谓“尝尽人间五味,方知世道艰难”。《素问》中说:“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这是讲五运六气的来源。玄者黑也,黑咕隆冬一片,同时又灵明活泼,妙不可言。这个玄天的感觉,在人看来就是道的感觉,在大地上则化生万物。大道化生出人的聪明才智,而精神之本体,也是来自这个玄之又玄的无形道体。那么,大地所化生之物,归纳起来无非五行而已,五行体性则直接显现在五味上。传统中医特别重视五味。大家要知道,中国古代大医都是要走遍天下啊!三山五岳、江河湖海,一方面是医者仁心,体验芸芸众生之生存艰辛;更重要的,是要到各个地理环境中去寻找药材、检验药性。如果你到了陌生的地,遇到了陌生的药材,不知道它的体性怎么办?那就取一点点来尝一尝啦!是哪一种味,自然就入哪一种性了。《左传》中有讲到,晋平公因不节制女色而生病求医,秦国的名医医和给他诊脉,发现他已经没救了。为了让他列个明白,就告诉他一番医理:“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这里所讲,仍然是五行之体性,以五味居首,然后再生发为五色、配合成五声。由此可见,五行之一切具体功能,皆从五味出发。
价值分配用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各经营团队、个人分配报酬。在员工自主经营管理模式中,价值分配以价值核算和价值评估结果为基础,包括物质和非物质回报,短期和中长期回报,国内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做法,但是本质上都是依据全面薪酬的理念来实现,在分等级的情况下,以“全面薪酬”的不同组合作为分配结果的应用。目前国内做的比较好的有美的集团、海尔集团等,其中海尔集团的温度计管理,值得很多企业借鉴。价值核算和价值评估对价值分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经济报酬”的核算和价值等级划分上:第一,价值核算结果总是作为“人工成本预算值”的计算基础。例如,某经营单元在一个考核周期内的价值核算值为100万,企业规定此单元的“人工成本预算值”是价值核算结果的10%,则这个考核周期的“人工成本预算值”为10万元,为最后报酬的确定提供参考。第二,价值评估的分数转化成百分比(120分,即120%),作为等级划分的依据,以及经济报酬的依据。每一个等级都可以享受到不同的物质报酬和非物质报酬,等级越高,享受的报酬越多。例如,在海尔的SBU体系中所采用的“温度计”管理法,经营单元对员工的绩效结果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给不同的奖励。把员工创造的价值按竞争力水平在温度计上分成若干段。以“5段”的分法为例,从上往下,依次为分享、提成、达标、保本、亏损。根据业绩评估,将业绩实际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1)处于亏损区的员工,只能拿到当地的最低工资。若连续两个周期都是亏损,则被淘汰。(2)处于保本段的员工,薪酬公式:月薪=月工资标准×KPI(关键绩效指标)完成率。(3)处于达标段的员工,在发放正常月薪的基础上,对其日常费用开支予以报销。(4)处于提成段的员工,在领取月薪、报销费用的基础上,可以获得季度奖金,其计算公式为奖金=奖金标准×KPI完成率(按集团季度奖金个人加速器模式兑现)。(5)处于分享段的员工,在获得相应报酬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和非物质奖励。如图6-13所示。图6-13海尔温度计1温度计管理并不单纯是物质和非物质的回报,它也为员工提供晋升的可能,如连续两个季度个人绩效承诺(PBC,PersonalBusinessCommitment)考核达良好及以上的人员,可以升职、兼并其他销售区域或申请轮岗。具体见表6-22,表中PIP为业绩改进计划。表6-22海尔温度计2经营体价值分类损益账户盈余最低工资X分类标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及职业生涯规划月薪费用季度奖大奖考核办法兼并非物质奖励表彰升迁惩戒个人损益账户分享X>月费季标准合计超值分成√√√√超值分成:1.年度销售收入<120%,兑现≤1.2倍薪酬标准2.年度销售收入≥120%,兑现≤2倍薪酬标准,超出2倍者,转入非物质奖励3.调薪:当季的宽带薪酬标准根据上季PBC结果进行上下浮动;年度根据新的人级调整年度薪酬标准1.人单酬账户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达提成及以上;2.连续两个季度PBC达良好及以上;达以上标准在本岗位上升级,兼并其他销售区域或根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申请轮岗年度人单酬账户达分享:1.培训卡(300~30000元)2.旅行卡:与亲人海外旅行7天年度人单酬账户达分享,可提名:集团先进/金银铜牌人单酬账户:1.连续两个季度账户在提成及以上区,且年度累计账户达超值分成2.连续两个季度PBC评价在良好及以上3.PBC超现职水平,达到上一级岗位的标准,达以上标准作为上一级备选人,获得定向的培养、晋升/提成月薪费用标准合计<X≤月费季标准合计挣出奖金√√√ 奖金=奖金标准×KPI完成率(按集团季度奖金个人加速器模式兑现)年度人单酬账户到提成:1.培训卡(100~10000元)2.旅行卡:国内旅游4天年度人单酬账户到提成,可提名:3PL/部门先进/达标月薪标准<X≤月薪标准+费用标准挣足费用√√  账户有盈余,限额内实报实销/年度人单酬账户达标:给家属发感谢信///保本最低工资<X≤月薪标准挣够月薪√   月薪=月工资标准×KPI完成率/ //选作PIP(达其中任何一个条件):连续三周或累计一个月亏损、绩效评价首次为一般启动PIP(达其中任何一个条件):1.连续三个月挣不出月薪、绩效首次为差或两次为一般跟踪PIP结果:1.PIP通过,现岗留任2.PIP失败,破产,淘汰亏损≤最低工资最低工资    当月亏损,发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年度人单酬账户亏损:由直线经理绩效辅导,明确业绩改善方向//借鉴海尔温度计的思想,根据价值评估,将经营单元进行分级。如80分以下为三等,80~110分为二等,110分以上为一等,并给予各个等级不同的薪酬组合。例如,对于实际得分在80~110分之间的经营单元,所得的组合为经济报酬总额=人工成本预算值×考核结果/100,成员获得常规的培训机会。对于实际得分大于110分的经营单元,所获得的“经济报酬”总额为人工成本预算值的110%×考核结果/100,并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成长机会,经营长也会优先考虑晋升。如表6-23所示。表6-23以温度计为基础的经营单元价值分配表评估分数价值分配值发展计划大于110分人工成本预算值的110%×考核结果/100给予该经营单元更多的关注、经营长晋升80~110分人工成本预算值的100%×考核结果/100该经营单元员工获得常规的培训机会80分以下人工成本预算值的90%×考核结果/100经营长降薪、给予该经营单元警告根据经营单元所得价值总额,便可确定成员个人具体的薪酬数额。假设某人在价值评估中的得分为Sn,,所在的经营单元的薪酬总额为M,则个人的薪酬数额所得Pn=M×Sn/∑Si,即个人的评估得分在经营单元中所有员工得分之和中所占的比例,再乘以所在经营单元的薪酬总额。个人的非经济报酬也按照“温度计”法的思路,对于员工进行分级,每一级对应于不同的非经济报酬奖励。如表6-24所示。表6-24以温度计为基础的个人价值分配表评估分数本次价值分配值发展计划大于110Pn=M×Sn/∑Si季度奖金、该员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锻炼机会、晋升、优秀员工等80~110Pn=M×Sn/∑Si正常发展,不升职、不降职80以下Pn=M×Sn/∑Si给予该员工警告、扣发奖金、调岗等
铺货是产品正式上市运作的第一步,目标网点铺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后期的产品运作,而业务员沟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铺货的进度。针对新品铺货,市场上的客户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坚决不要货的,这类客户市场上总有那么几个,无论你采取怎么样的话术都不管用,只有靠多次拜访的客情及后期产品的加速动销来解决;第二类是赚钱意识很强,能赚钱的产品都会接的终端,这类客户基本不需要我们去说服,他们对赚钱的渴望会自己说服自己,所以这类客户也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最后一类客户是自我意识不强,对新品摇摆不定的客户,也是市场上占绝大部分的客户,这类客户便是我们铺货的主体。这类客户有一个特点,碍于情面不会直接拒绝你,会随意找很多借口和理由来推托,我们很多业务员在面对这类客户的提问时,很多时候回答不出个一二三四,只能灰溜溜离开,导致开发终端不成功。故我们根据铺货过程中终端经常提到的问题作了一个简单的归纳,也许我们回答得合情合理,终端还是会不进货,没关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多沟通几次,相信功到自然成。一、老产品都卖不动,不想接新品答:您喝过我们的酒吗?我们的酒入口绵柔,喝多了也不上头,产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其实白酒只要产品质量没问题,老板推一下,消费者也都能接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咱产品在咱店里卖不动呢?(注意用词是咱产品、咱店里,这样的用词可以使店家在心理上潜意识里觉得我们是和他利益一致的。另外,必须要知道店老板的姓名,可以很好地缩短距离感,知道老板姓名和不知道老板姓名产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是价格高了吗?还是给您的利润不够呢?哦,我知道原因了,您看大哥,您把这个产品摆在那个角落里,消费者根本看不到,怎么可能去买呢?我把它位置调一下,您再看看卖不卖得动。二、品牌没听说过,不想卖答:产品都有个发展阶段嘛,哪个品牌不都是从没听说过到听说,到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过程呢。现在××产品是挺知名,可是利润那么低,都不够房租的。大哥,咱开店就是为了赚钱来养家糊口的,不是开着好玩的。我们××产品是全国知名品牌,只是在我们这里运作时间比较短,暂时没××产品那么知名。您看咱这个产品品质顶呱呱、卖相又好,关键是利润比××产品高了好几倍,卖一瓶等于卖它一件。为了减轻大家的压力,降低大家的风险,这次的政策力度不小,进货量要求却不高。
实体经销商渠道系统,经过多年的实际运作已经非常成熟稳定。它不仅是一个分销系统,更重要的是很好地解决了家居建材商品从工厂到消费者的流通问题,并在商流、物流、财流三个层面均表现优良。一旦厂商计划建立自己的电商渠道,就会立刻面临两个重要的挑战:①如何解决与既有的线下渠道进行匹配的问题;②电商仅是增加了一条新的“商流”渠道,剩下的“物流”“财流”该如何操作。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产品商家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利用现有的渠道网络,由经销商来解决那“最后一公里”的产品体验、安装售后等问题。即使通过精心的利益分配设计可以实现和经销商共享网上订单的收益,也会让经销商认为厂家正在“从他们的碗里分肉”,因为电商等于打破了彼此签订的区域独家代理模式,经销商们不可能没有现实的危机感。线上卖货、线下服务形成的矛盾很难完美调和,也是这个模式的“死穴”。既然厂商看到了电商的机会,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有实力、有远见的经销商们不会视而不见,更何况他们手中还握有“最后一公里”的优势。他们对发展自己电商渠道的兴趣不会比品牌商家少多少,即使在厂商和经销商的合作协议中规定了对电商的限制条款,如果他真的想做的话,也能找到“转进”的方式,拦是拦不住的。这又给商家企业增加了一个挑战。可见,家居建材企业在电商模式的操作上,渠道经销商的态度举足轻重。它既是电商模式正确、完备与否的“试金石”,也客观上决定了电商渠道发展的成败。成功则双赢,败则双输,甚至有可能线上“鸡飞蛋打”,线下“自废武功”,绝对不可小看“经销商之怒”。
面对同样的问题,因为动机不同,企业所选择的解决方法也不同,所以,当遇到困难、感到迷茫时,那些投机客就开始动摇了。因为当初进入农业领域时带有很大的投机心理,它们的一切行动以眼前利益为导向,而忽视长远发展战略,所以它们更容易陷入经营困境。首先,战略的缺失致使它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愿景,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不足,路径选择不明确,每走一步都是见机行事。尤其在产品选择、经营模式方面,属于是见招拆招,随行就市,对品牌的运作也仅限于它的商标价值,企业没有进行发展规划和路径选择,就不能预估风险和困难,不能把握市场机会与自身能力的关系,在经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困难。其次,投机心理作祟,浮躁心理影响企业的运作过程。尽管在实际运作中,企业也会在各方面做积极尝试和努力,但几乎都是浅尝辄止,遇到困难轻易掉头,不懂得坚持也不愿意坚持。所以就难以做强、做大,只能产生极少的实效价值,结果就是浪费资源。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发展无法完成更多的原始积累,诸如在技术水平、团队能力、品牌价值和模式探索等。所以,几年时间下来,再回头去看,除了企业老板变富外,其他的还是最初模样,公司一直在原地踏步。因为严重的投机心理导致企业在进入农业领域之前对行业认识不足,例如,不能预估农业投入与产出周期,不能适当的匹配各项资源与实际价值。农业本身价值链长、环节多,很多企业的规划是全产业链,往往刚开始满怀信心的往前迈了几步,最后都坚持不下来,甚至烂尾,资源开始捉襟见肘,进退两难,更不用说实现成本管控和效率管理了,企业生存都成了问题。所以,做农业,无论规模大小、时间长短,必须回归初心。发展战略要理清思路,找准方向,选择与“自身能力和资源”匹配的发展模式,拟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才能逐步走向良性运转的轨道。企业发展如果没有战略支撑,很容易陷入老板追求个人喜好和个人满足的窠臼,最终变得华而不实,缺少实效。
即使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加入了互联网,围绕人的智能终端还只是信息世界入口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是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数据交换。2014年,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获得了上百万资金追捧的一款明星产品是Scio,这个小如火柴盒,可以放进口袋或钱包里的工具能够用来扫描任何物体,你可以在手机上看到该物体的分子组成。担心挑到不甜的西瓜,或者买到假首饰,甚至好奇某位明星是否整过容,你都可以用它扫描一下,然后看看它的分子结构。糖分含量低的西瓜肯定不甜,分子构成不是99.9%纯金的首饰价格也会有差异,而明星的脸上如果有聚丙乙烯之类的材料则证实内有“填充物”。Scio的创始人之一DrorSharon希望这个小工具可以成为物理界的“Google”,可以用它查询任何物体的组成成分。这大概只是我们将数字化延展到分子级别的初期尝试。开发这个工具的两位物理学家并非只想让人们挑到最甜的西瓜,他们的野心是在人们用这个工具进行扫描的时候在后台形成世界上第一个实物的分子构成数据库。他们开发的这个工具,实际上是利用用户行为进行数据采集。这是一个聪明的方法,但是,通过用户采集数据不是唯一的方法,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如果Scio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数据库中会不会充斥着苹果、西瓜、香蕉的分子构成,而那些难以被人们接触到的物品,比如,有毒原料、稀有金属、野生珍稀植物,它们的分子构成就未必能进入数据库,虽然这些信息更有价值。正是这个原因,让一些公司痴迷于用自动化的方式采集数据,这里还是要提到Google。Google最早利用“爬虫”技术寻编所有页面,然后利用算法给出最接近于用户需要的搜索结果。Google从创始初期就有一种“机器人”基因,这让它痴迷于以自动方式搜集和处理信息。在Google地图应用中,它利用无人驾驶车采集到了大量的“街景”,当你搜索某个地址,你可以在Google地图上看到360度街景,让你仿佛身临其境,而这些图片大多是Google利用可以自行移动的街景车拍摄后合成的。现在,Google已经收购了若干家机器人和无人机开发厂商,还包括一家可以在太空拍摄地球图片的航空器厂商,显然,这种自动的数据采集将拓展到空中、地面、水底和太空。为我们带来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数据的终端是传感器。由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感器的价格已经大大降低了。它们被发射到天上、埋在地里、沉在海洋里……IBM利用空中和地面的传感器预测未来雨量;土中和海洋里的传感器用来监控近期是否会发生海啸或火山喷发;植入野生动物体内的传感器可以追踪物它们迁徙的踪迹,以此发现是否发生了环境变化。安装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建筑物上的一个PM2.5探测仪和它每隔一小时发布的更新数据引起中国对于空气质量的关注,并促使多项有关改善中国城市空气的环保政策的出台。2014年3月,当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突然从雷达上消失后,最后追踪到它的踪迹的是由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每隔半个小时自动发出的握手信号,而这些数据是由机器自动发送和接收的,中间不需要人为干预。除了传感器,射频芯片(RFID)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说明越来越多的实物在加入物联网。物联网的愿景是为每件物品都设定独一无二的地址,并且可以相互连接,随时可以被追踪,也可以在无需电源的情况下发射信号。这些信号再被解读器还原成可被读取的信息。这意味着,大量原本是孤立的物品都将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这些物品和它们的地理位置、使用者等信息都可以被追踪。在物联网的世界里,电网可以随时反馈用电高峰和低谷区域,并且启动调配机制,以此节省能源;货架可以告诉商场经理何时补货;道路可以在噪音传感器和摄像头的帮助下描绘车流状况,经过后台处理,可以改变交通灯的间隔时长、缓解路段的拥堵情况;水果可以诉说自己何时被种植、采摘,以及最佳的食用时间。物联网首先将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和汇聚,形成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全面感知”,然后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紧密串联”,最后为我们提供“智慧回应”。这三个阶段类似于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我们是如何利用信息指导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而物联网只是把这种思路重新应用在我们周边的物体和环境上。2009年,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口号,并且已经在电力、医疗、城市、交通、供应链和银行六大领域进行尝试。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IBM利用浮动车数据采集技术、交管中心、隧道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基于污染物排放和天气条件的速度、交通流量控制,力图形成更“智慧”的路线规划,并减少交通带来的污染。思科公司提出了“万物互联”的概念。在一项思科为美高梅酒店提供的手机应用中,思科可以将酒店中的各种服务集成在一款应用中,然后根据顾客所处的位置和喜好进行推荐,并给出到达路径。这改变了过去酒店常见的分类索引模式,以更贴近用户应用行为的方式串联起酒店内的各种设施。当然,能够提供这种服务和思科作为酒店的无线网络底层架构者的角色密切相关。目前,物联网最常见的应用可能是将生产一款产品的整个供应链“透明化”。从原材料开始收集的物料信息就可以安装射频芯片,并追踪后续每个加工环节中耗费的时间。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厂家可以通过采集这些信息判断库存和周转率,通过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整个供应链有机会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精准控制。商品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被制造出来,并恰好运送到合适的地点,将大大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物联网的巨大价值在于能够精准满足需求。无论是随时感知到用电高峰和低谷并进行调配的“智慧电网”,还是曾经提到过的“天猫预售”,或者以家庭作坊起家的Lolly童装,都在利用快速、灵活的供应链满足从最前端传来的需求信息,经过汇总,在后端实现“即时供应”。这种模式在减少库存、加速周转速度和减少浪费方面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如果我们的肉眼能够看见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体之间正在发生的数据交换,我们就会看到,在城市上空、在人群中、在地球上,一张巨大的信息网络已经形成,它还在不断扩张。其中,流淌着大量的比特字节,能够采集这些信息的每个入口,以及后续的分析和反馈,都是价值的产生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