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购物车
注册
登录
学习中心
我的
我要投稿
下载APP
首页
图书
好课
自由读
工具
作者
会员文章
书币充值
热门:
快消品
零售
营销
老板
图书名称
数量
单价
操作
已选图书
0
本
合计:
书币
结算
结算
主编推荐
老板·创业
老板·经理人
用人
转型·创业
创业/商业史传
企业经营
华夏基石
管理类
战略思维
企业管理
管理思想
洞察杂志
战略管理
管理学
营销类
企业销售
企业营销
营销策划
市场营销
企业案例
经销商
中小企业
门店
互联网
互联网转型
抖音·微信微商·电商
行业新营销
互联网+
医药医疗
药店
药品销售
药企转型
新医疗
快消品
快消案例
快消品区域经理
快消品动销
快消品渠道
快消品企业战略
工业品
工业品销售
工业品营销
工业品企业
白酒
建材家居
建材家居门店
建材家居经销商
建材家居企业
零售·超市·百货
餐饮·服装·影院
茶·调味品·油·乳业
农牧业
农资
农牧企业
收购·资本
收购并购
股权资本
地产·汽车
地产·院线
汽车·珠宝
投资理财
财税
银行
阿米巴
人力资源
绩效·薪酬
招聘·面试·培训
HR高管·劳动法
HRBP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流程管理
质量管理
精益生产
精益·JIT·IE
生产管理
班组长
咨询·培训师
咨询师
内训师·培训师
企业管理与培训
产品·研发
产品研发·IPD
产品
品牌
历史·哲学
历史·政治
哲学
传统文化
书法·太极·教育·英语
组织革新
供应链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职场技能
四、VirginiaSatir变革模型
VirginiaSatir开发的模型展示了人们如何经历和应对变革。其目的是帮助项目团队成员了解他们的感受,并使他们能够更高效地实施变革。VirginiaSatir变革模型六个步骤如图6-8所示。图6-8VirginiaSatir变革模型六个步骤(一)因循守旧这一初始阶段对所有事情都感到熟悉,所有事情都可以归类为“一切照旧”。对于某些人来说,“一切照旧”可能会很好,因为他们知道该期待什么。而对其他人来说,这种状态可能会感觉有些老套或者让人厌倦。在此阶段,人们不考虑变革,因为他们觉得不需要。因此,重要的是激发创造力和学习敏捷性,以便人们可以“开箱即用”地思考并发现任何改进的可能性。(二)外部干扰在这一时段发生了改变现状的事情。这可以是新技术、新流程或者启动一个新项目,使人们通常的工作方式发生变革。引入变革后,通常有一段时间人们会非常抵制,他们的绩效也会下滑。这通常是情况不佳的第一个迹象,此时需要明确变革原因,设定目标并确定变革后的价值。这也是该模型中最困难的部分,通常的结果是跳入下一阶段——混乱。(三)混乱人们处于陌生的领域。他们不再舒适,绩效下降到最低水平。他们的情感、行动和行为也是不可预测的。有些人感到焦虑,有些人可能保持沉默,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兴奋。当试图找到办法了解情况时,混乱能让人们富有创造力。他们尝试各种想法和行为,以了解哪些想法和行为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无论如何,这个阶段情绪占主导地位,总是会有负面反应,生产力总会下降。向前迈进的唯一方法是建立一个倾听框架:提出问题并考虑实施支持系统。(四)思想转变现在到了这个时点,人们需要提出有助于他们了解情况的想法。他们开始发现如何找到摆脱混乱的办法并应对新的现实,然后工作绩效开始提高。(五)整合和实践人们尝试实施新的想法或行为。可能会有挫折和一段时间的反复试验,但最终他们会了解哪些有效和哪些无效。生产力开始提高并且热情扎根。此时此刻需要提供支持,确保在遇到问题后尽快解决,从而提高绩效,并且绩效通常高于外部因素出现之前的水平。在这个阶段实践是关键,可确保人们形成新的习惯和知识。(六)进入新常态人们习惯了新的环境,他们的绩效稳定下来。最终,新的现状成为正常的工作方式。在此阶段,重要的是检查和监视变革对性能的总体影响,吸取经验教训,并为将来做好准备。
第四章 情感结
数据和事实是感觉的奴隶,而不是相反;女性更忠于自己的感觉。女性在选择产品时80%靠的是感性判断,而只有20%是靠理性的。女性通常是从一个感性角度去接受一款产品,然后用理性的观点支持她们的感性决定。
一、误区一:守株待兔
不少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在招人时,总希望找到独当一面、有岗位工作经验的候选人。但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碰到主动“撞木桩”的兔子基本是小概率事件。一方面此时的企业普遍薪酬待遇不高,甚至有时只是市场中相同岗位的中低水平;另一方面公司发展伊始,前景不明,艰难爬坡,前途未卜。在“物质”激励与“愿景”激励的“木桩”都不具备明显优势时,“坐等”拿来就用的满意求职者,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案例故事】初创公司销售的招聘困境一家成立刚满三年的公司,有三位创始股东,都曾是行业内资深销售总监;公司代理的产品也是行业内的中高端品牌。三个股东各自的客户较稳定,产品销量也在逐年稳步增长,发展势头不错。但因为他们代理的产品属于行业中的细分领域,销售员不仅要熟悉行业情况,还要有化工类专业学科的背景,可以对产品有更深层的理解,为客户讲解时也会入木三分,加深客户的印象。正因为如此,销售员尤其不好招。了解行业的,一般会选择业内知名企业或大企业;学化工类专业的,更多会考虑从事实验室研发或在生产一线做技术工作,不会选择销售岗位。用股东自己的话说:“公司这几年的销售额几乎都是三个股东完成的,招来的销售员不是学不明白,就是嫌待遇低,来来往往换了十几茬,没有一个销售员工作超过一年。”就招聘渠道来说,公司基本都是从社会上招聘销售员。在他们几个股东看来,行业内有经验的销售员起步快,进公司后好培养。但因为公司刚起步,为控制成本,销售员的待遇也不会太高。诊断后,给公司的建议是:跟相关专业的高校合作,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招用应届毕业生。公司采纳了实习建议。在与某高校合作的一年期间,留下来的三名大学生,慢慢成为他们几位股东满意的销售苗子。当公司满心欢喜地从行业中找来具有相同岗位工作经验的候选人时,只是从企业角度的认知,而不是换位从应聘者的角度思考。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应聘者换工作的动机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希望下一份工作最大限度地帮助自己提高工资待遇,实现职业成长。对于多数已在行业内其他企业工作了几年的求职者,加入初创企业需要极大的“勇气”——“捆绑”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公司的未来前途,某种程度上说,是拿“青春”赌明天。因此,对于多数不愿承担职业风险的在职求职者,初创期企业的客观现状会让他们敬而远之;即使当初怀有美好憧憬与自信加入的年轻求职者,虽已入职,也会随时间的推移递增心理落差,最终还是会选择离开。培养新人是初创公司在招聘之前应首先明确的定位,尤其是与高校紧密合作,成为行业内对口高校的专属实习基地,在每年不间断输入的实习学生中选择好苗子重点培养。这样的招聘尝试,一方面可以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提供工作机会,即使是初创企业,对于应届生而言也是社会大课堂,是他们从校园迈向社会的最佳实践,为他们的个人简历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招聘应届生是“降维打击”,以他们相对陌生的企业环境与行业优势让他们的好奇与主动,成为可供企业筛选的后备新生力量。
(四)以诚相待
以诚相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打开人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成功沟通的前提。付出真诚会得到真诚的回报,真诚是一种尊重的心态,真诚的原则是一个通用的原则,不管是在沟通中,还是在工作、生活中,都要遵守这一原则,对人以诚相待。
五、关键成功要素
一个园区要经营成功,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优越的区位经济发达的城市大区位,以及在城市中处于交通便利的小区位。(二)便利的交通距离机场、动车站较近,但是也不能紧邻,否则有噪音影响,机场片区还有限高要求、紧邻地铁、公交站点等。(三)合理的设计比如工业园区就要充分考虑主导产业的层高、荷载、货梯容量、卸货平台等,特定的行业有特殊的载体要求,比如很多需要有GMP厂房等。载体的外形只是加分项,最重要的是空间利用率高,成本低适合产业的需求。(四)优惠的政策包括但不限于租售优惠(比如针对企业的租金补贴、购楼补贴)、运营补贴(针对平台类项目)、人才补贴(生活补贴、安家补贴、租房购房补贴等)、经营奖励(根据营收或者产值,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奖补)、生产补贴(研发补贴、设备补贴等)、平台补贴(鼓励使用园区内公共平台,进行一定奖补)等。对特定的产业也要有具体的细分政策,比如针对芯片产业,根据流片次数奖励,针对文创产业,在版权上有特别的保护规定等。(五)良好的服务物业服务是最基础的服务,此外,一站式的政府服务也非常必要,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专门的政府事务部门,对政府的分工,各局办、各科室的职责不清楚。笔者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都需要有园区内设一站式的政府平台;园区内部的文化分为打造、给企业的增值服务,智慧园区管理,都是在园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进阶服务,属于锦上添花,具体在后面的园区运营章节详细介绍。不管做什么样的园区,基本上成功要素绕不开以上五点,一个园区满足得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
(二)“不合格和纠正措施”可以参考的文献资料
(1)AIAG发布的资料:CQI-14汽车保修管理指南;CQI-20有效问题解决方法。(2)VDA发布的资料:审核标准使用现场失效分析;使用现场失效分析。(三)“测量系统分析”可以参考的文献资料(1)AIAG发布的资料:MSA测量系统分析。(2)ANFIA发布的资料:AQ024测量系统分析(MSA)。(3)VDA发布的资料:VDA5测量系统能力。
1.2018:调味品行业新零售元年
(1)何谓新零售?什么是新零售呢?经考证各种说法,笔者认为新零售的含义大致可以总结为: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消费大数据,打通线上线下,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同时构建高效供应链,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价值。其中,包含了几个关键词:大数据:用以掌握消费者行为,这是构成新零售的基础。打通线上线下:让消费者购物兼顾便利与体验。高效供应链:缩短消费者的收货时间。满足消费者价值:新零售应该比传统零售更好地促成消费者的价值实现。新零售是马云所提出的,而京东对新零售的理解则是“无界零售”,在“知人、知货、知场”的基础上,打破传统零售在空间、品类和供应链上的组织形式,重构零售的成本、效率与用户体验。从上述几个要素来看调味品行业,我们会发现调味品行业在整个零售的价值链上是断裂的,还无法有效地形成消费者购物的高效闭环。目前,大部分的调味品厂商还是采取传统单向批发流通的经营模式,新零售的到来将对调味品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2)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布局。阿里巴巴在新零售方面的布局从2014年入股银泰开始,2015年与苏宁牵手,2016年新零售战略提出之后,阿里巴巴布局开始明显加速,其重要的行动包括:战略入股线下零售企业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及高鑫零售,发展新兴业务如盒马鲜生、零售通、淘咖啡无人便利店。阿里巴巴新零售布局的特点是以入股的方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并在移动支付、云计算、物流、大数据等领域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3)京东的新零售布局。京东的新零售布局包括:联手腾讯推出“无界零售解决方案”,并共同投资永辉超市超级物种和湖南步步高、联姻国际巨头沃尔玛;布局线下渠道,如生鲜体验店7-Fresh、百万家便利店、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2017年双11京东总部开业)、3C新零售(京东之家+京东专卖店)、京东母婴体验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到家无人便利售货架;赋能线下店:京东新通路;拓展农村市场:京东帮+京东服务中心等。从上述阐述中可以发现,新零售正在全方位地颠覆中国零售产业,在这股汹涌的浪潮中,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不受影响。中国的调味品行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混沌时代,最传统的商业形态和最先进的商业形态交织在一起。当传统的商业形态和现在的O2O、新零售、高效供应链紧密在一起,学会如何把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对调味品厂商来说意义巨大。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过一个数据,全国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网购在整个调味品渠道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9%,最下线的县级市场也小于5%。这充分证明传统的调味品行业还没有来得及融入电商,新零售的时代却迅猛来临,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此前,加加食品公司收购了长沙云厨电商,但是之后以亏损近两千万元告终,结果0元转让51%股权。中国的调味品行业里边不乏勇于吃螃蟹的领先者。但从目前的结果来讲现实是残酷的,大量的调味品厂商应如何借助新零售的东风来实现蓬勃发展呢?在电商时代,调味品行业落后了,但是在新零售时代,调味品行业不应该再观望和犹豫了。通过基于大数据的新零售驱动,调味品行业可以加速上游厂商与下游消费者的高效融合,使厂商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提供更具创新价值的好产品,从而推动调味品行业的爆发性成长。2017年,是新零售的元年,而2018年属于调味品行业的新零售元年。
7、 供应商改善管理
供应商出现质量、交付方面的问题时怎么办?即使仅仅按照生活常识都知道需要让供应商针对问题做出改正。这事的道理本不复杂,但把事情做好、管理好、管理到位并非易事。凡是多个部门对应供应商多个部门的工作,管理的有效性都是关键的问题。解决供应商改善工作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建立明确的机制,以流程去驱动,规模越大的企业,这种做法的必要性就越大。根据供应商问题的严重性,一般可以把问题分为三级,并且应该针对不同级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第一级是一般问题。一般问题容易解决且不易反复发生,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便捷方式进行处理。质量类一般问题,可以由IQC处理,并抄送邮件给供应商质量管理部门。第二级是重大问题。当一般问题发生三次以上,需要供应商内部做出根本性体系改善、工艺改善、质量控制改善时,就属于重大问题。重大问题应该以更严肃的SCAR(SupplierCorrectiveActionReport,供应商纠正措施报告)模式进行处理。第三级是严重问题。当问题不但影响深、影响面大,而且涉及供应商深层次的管理或技术问题有深层次原因时,就属于严重问题。严重问题要采取比SCAR模式更严肃、深入的供应商改善流程进行处置。所以,供应商改善管理可以聚焦SCAR流程与供应商专项改善流程建设。SCAR流程建设的要点在确保流程严肃化、透明化。所谓透明化就是可回溯、可统计、可监控。从流程角度SCAR一定要有新建、有关闭,各项审批路径要按图索骥,最后要归档。SCAR的结构设置可以参照8D报告(福特公司发明的一种处理不合格品的工作方法)思想: 问题描述要清晰、完整。 现场短期控制措施要具体到人员、时间日程。 问题根因要调查清楚,因果关系分析明白。 永久性纠正措施要列出长线计划,明确责任人。 措施的效果要明确确认。 预防重复发生同类问题的措施要明确制定。 要有最终结论。督导供应商专项改善流程的宗旨是对供应商专项改善工作明确要求、指导工作方法。我方供应商质量管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督导角色、教练角色,具体要看供应商的实力水平。当供应商较强时,我方提要求并跟进结果即可;当供应商的实力较弱时,我方要更多参与辅导。供应商专项改善要作为一个项目来对待,我方制定项目进展的要求、框架与效果评估,供应商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改善的目标最好以指标方式进行描述,比如提升制造不良率从多少到多少、提升漏检率从多少到多少。在供应商方的项目进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项目策划阶段。这个阶段要针对改善目标做数据分析和目标分解、组件改善小组、制定具体改善进程。这些资料都要提交给我方人员审查。(2)实施和检讨阶段。按照改善计划实施,一般要每周检讨一次进度,并需向我方提报检讨报告。必要时,我方质量管理人员要参与检讨。(3)改善效果确认阶段。我方人员与供应商改善小组一起确认改善效果,并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要确保改善成果在供应商内部能够成为标准化规范。改善工具和技术对于成功的质量改善很重要,如果供应商在这方面比较弱,我方可以给予培训和辅导。常用的改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调查表、分层图、水平对比法、因果图、流程图、控制图、直方图、散布图等。
圣人国的五个特征
那么,这个执大象究竟所指是什么,能够有“天下往,安平泰”的大用呢?老子已经说得很明白,是老子圣人王的理想国:不管你是善人或者不善人,圣人都能让你得其所哉,共享“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的生活。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圣人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德篇第12章)。这样的“圣人之治”,当然是天下人都乐意前往,而且来到这里,可以“安平泰”,生活安宁(安),没有战争(平),相处和谐(泰)。老子在本章里所说的天下往的圣人国,是比后世“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所谓盛世更理想的天下,即乌托邦与共产主义社会所描述的理想社会:首先是实现康德所谓的“永久和平”,即善战者不武,为而不争,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其次是实现莫尔所说的人人和睦相处,而不是霍布斯的“每个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利维坦)状况,即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三是实现亚当·斯密社会分工与有效产出的经济体,即“无弃物”;第四个特征是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是所有人自由的前提”的没有压迫的治理体系,公平(各取所需)的社会分配系统,即“无弃人”: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道篇第27章)。第五是在物质文化发达之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生态圈,即道法自然。人类在波普尔所说的“世界3”(即人类精神产品之总和)世界里,发挥理性的探索,感性的经验,灵性的创造(即席勒所说的“神圣的游戏”),即“复归于婴儿”。这个历代哲人倾其智力、劳其心力乃至苦其筋骨生命追求的人类社会,正是因为其理想,正是时代的民族、国家、人民还没有达到理想社会的标准,才更需要不断阐述这个理想,不断传播这个理想,让更多的人原意主动接受、认同、追求这个理想,人类才能最终走向美好。在此追求之路上的每一步进步,都是宝贵的、有价值的。无弃人,无弃物,这样的世界怎么不会“天下往”呢?不仅天下往,各种各样的人来了,善人也好,不善人也好,甚至“为畸者”,老子的理想之治里都有所考虑,给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要往而不害,而不是来了、聚到一起就互相争抢、钩心斗角。怎样对待邪恶?老子当然知道有邪恶,老子的解决思路与孔子是一样:抓根本,即抓“人”,而不是抓“物”。解决人的问题,就解决了世界的问题。老子、孔子、佛学、基督教,古今中外的所有思想,都很明确要首先解决“人”的问题。近代以来增加了更多的制度性解决方案,从孟德斯鸠到马克思,从大宪章到美国制宪会议。孔子认为要天下归仁,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就能实现(或回复到)大同之世。老子相信“为畸者”是少数(恒有司杀者杀之),不善者是暂时的(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最终天下人都会“自宾”“自化”“自均”“自正”“复归于朴”(自朴)。
第八章 设备效率与快速换模(SMED)
物味与味物
在西方思想史上,味并不是物之独立自存的属性,而是与人的特定感官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属性,如洛克把气味归结为“第二性质”。但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对于“味”,我们见到的是完全相反的看法。在《尚书·洪范》中,有一段对于“味”的经典而影响深远的表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味”是“五行”“作”(作,发也,生也)出来的,它们就是“五行”的“性”。以下对此说得更明白:水味所以咸何?是其性也。(班固:《白虎通·五行》)咸由水发(作),即水之性。我们要注意的是,某一类味是由特定种类的事物所生发(生,作)出来的,它是这些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具体事物同样有五味之别。同一种物,在不同时候表现出来的味也是不同的。“味”即“性”,“性”即“味”。《神农本草经》以来医家多用“性味”324一词,其因盖在此。医和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左传》昭公元年),也是强调“五味”的客观性质。“味”是客观的“气”的一种存在形式,每种事物都有其不同的存在形式,因此也就有不同的“味”。“味”即物,物即“味”。“味”是事物最重要的特征,或可称“味”为物之性,即物的本质特征325。以“味”辨物的观念在传统药学、农学中影响深远,在中药理论中依靠“味”(气味)来识别、确定物是很普遍的做法,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就叫“一味”。以味辨物观念进而影响到文化的其它层面326。由此塑造了“以味论道”、“以味论诗”、“以味论乐”、“以味论人”等立体文化结构。人的意味成就了“物”的观念,所以,此“物”显然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所关注的“实体”意义上的“物”。“物,谓凡物可以养人者也。”(焦循:《孟子正义》)“物者,身外之物,有象于己。”(《毛诗正义》)“不诚无物”(《中庸》)“心外无物”(王阳明),这样的论断自“以味论物”经验结构看也不无道理。既然物的本质是“味”,而“味”通过视觉的“看”是无法把握的,那么,把握物的本质就只能通过“味—物”方式。“味—物”之“味”是动词,即尝味,知物就是知味。知味、解味即是去“尝味”:使物与人接,相互融合而无隔(与“看”不同)。尝味,味才得以出,就人来说,才能“得味”,即知物。“神农……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淮南子·修务训》)神农遍尝百草、以味辨物。辨物需要看、闻,但最重要、具有最终决定性质的是“尝”。这个经典传说展示了中国人认识世界,以及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的独特性:知行都与味缠结在一起。今人钱穆对此亦有精当论述:“疑目视耳听,其与声色相接,显分内外。……惟口食,则所食皆化而为己有。故惟味,乃可继之以道。”327“耳餐”、“目食”皆非真正能知味者,知味得味必须去尝味,去与事物相融合,使事物进入人,人亦入得事物之中,入物方可得物之味。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孟子·告子上》)正常人“口”的结构、功能大致相似,借用金岳霖的概念,正常人的口可以有“正觉”,正觉之同嗜就是正味。有正觉有正味,所以,正常人都会有“刍豢之悦我口”的体验感受。反言之,有正觉就有正味,有正味就可以味辨物,以味来确定物的性质。当然,识味、知味必须经过专业的修习、涵养。只有不再急于进食的人而且有心尝味的人才能既使对象进入人,人又能进入对象,味才得以出,也才能得以知。“尝味”的这种超脱与自由性质在“玩味”概念中得到淋漓体现:“玩味”就是尝味者反复不断地品味对象(已经不是“所对”了),就是能够自由地出入,所谓“玩”就是人与对象自由反复的相互作用,物不滞人,人不滞物,两相即相融。当然,在中国文化中,“欲味”不单单属于“口”,而且属于精神层面的事情。
三、才学出众名望大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原文解释】一个人若才学出众,名望自然就大,人们佩服他,并不是因为他会说大话。 什么样的“才”才能长久?要有利于社会、企业、他人的“才”,才能让人觉悟、让人受益。假如一个人有才无德,那就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前文提到,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力依次为:人格魅力(德)、专业影响(才)、岗位权力(权)。虽然人格魅力影响最深,但在价值观错乱的当下,不是所有人都爱关注“德”的,而“专业影响”在企业中显得“更为现实”。所以企业里,有专业、有口才、有能力的人,自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追随。才学出众的人,名望自然就大。炫耀的都是一些小成绩,没有多少成就的人,生怕别人信不过自己;而真正的大德,或者获得很大成就的人,还何炫耀?“才“犹如瓶中之水,“满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是很好的比喻。“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些人认为过时了,认为在当前即使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只想说,那还是酒不够香,酒真是香了,肯定会飘得很远。赝品,即使包装出来,名噪一时,也会迅速衰败。一个人的品德和能力如果到了什么都不必说,别人就很信任自己的时候,那才是最终的追求。 孔子出身一个很平凡的家庭,他一生追求圣贤之道,养成自己完美的人格,成为儒学祖师,被后人所景仰。我们现在学习他,也是因为佩服孔子的道德、学问。他有真才实学,能够让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受益。 马云创立了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等,是中国IT企业的代表性人物,白手创业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几乎无人不知,成了很多人所敬仰和追随的典范。有才之人,名望自然就大,看看现在的微信,关于企业管理相关经验的,即使不是马云说的,也喜欢加上马云的图片,从这里也能看出“才大者,望自大”。 近代,不知道是不是从“大跃进”开始,喜欢说大话者很多,“吹牛不报税”成为人们的调侃。喜欢进行适当的“包装”,只强调能力而弱化劣势,还算属于说实话,但把一些“能力指标项”翻番甚至拔高几倍,那就太离谱了。吹出来的成绩和能力,在开始接触时,或许会让人佩服,但几次接触后,了解了真相,原来的佩服就会变成轻视。尤其是企业领导,自己一定要不断地提升,才能在团队里更好的领导员工。自己行为不能有偏颇,有德能和才干才能让众人服,这样团队才有凝聚力。一个人要想让别人看得起,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服,不是靠相貌和说大话,而是靠德行和才干!
首页
上一页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