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由法家的天人关系学说转向其有关人自身的学说。实际上,法家的人的学说不过是其“明于天人之分”思想在人的领域里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这就是其所谓的“察乎性伪之分”这一人学思想的揭示和提出。  正如我们已经提出的那样,荀子认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即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作为一种意识的存在,具有一种积极能动的“伪”(“为”)的特征。但是,这种“伪”仅仅是就人有别于天的方面而言的。实际上,荀子不仅承认人作为一种意识的存在,而且亦承认人也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故其不仅具有有别于天的特征,而且亦具有从属于天的与天同一的属性。如果说前者是所谓的“伪”的话,那么后者就是所谓的“性”。在荀子看来,这种所谓的“人性”与那种“不为”、“不求”、“不虑”的自然之性是完全相同的。他对其作了这样的描述:  生之所以然谓之性(《荀子·性恶》)。  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正名》)。  因此,“性”全然不同于“伪”,它是“生之所以然”的,是“不事而自然”的。于是,有别于儒家道德人性论的“性善”论的法家自然人性论的“性恶”论的推出,就成为荀子人性学说的必然归宿。荀子写道:  凡人有所以同:饥而欲食,寒而欲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  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者也(《荀子·性恶》)。  显然,荀子在这里的所谓的“性”不外乎就是受自然界的因果、利害关系所支配所驱使的好恶之情欲。故在荀子的学说里,“性”与  “情”往往相提并论,异名同指。例如: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煖,劳而欲休,此人之惰性也(《荀子·性恶》)。  尧问于舜曰:人情如何?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荀子·性恶》)。  同时,尽管荀子认为“感而自然”、“好利欲得”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尽管荀子认为这种“人性”是一种与善格格不入的“甚不美”的东西,但是同时他又认为,正如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使合规律的天成为合目的的东西一样,人也可以能动发挥自己“伪”的作用,把人的“天性”改造成为一种积极向善的东西。这就是他人性论的又一命题,即所谓“化性起伪”的提出:  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圣人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  在荀子看来,这种“化性起伪”其实质就是对自然的人加以“文化”,使“本始材朴”与“文理隆盛”加以结合的过程。因而他指出:  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  这就极大地突出了后天的环境教育对人性的积极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在荀子的学说中,这种“文化”、这种“教”也即他所谓的一种“积”的活动:  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无地矣。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人积耕耨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貨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荀子·儒效》)。  荀子坚信,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积善而不息”、“积善而全尽”,那么不仅“生之小人”可以成为“君子”,而且“涂之人”亦可以当刮目相看地为“禹”了:  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涂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则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其在涂之人明矣。今使涂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本夫仁义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使涂之入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执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荀子·性恶》)。  这就是荀子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的人学学说。显然,它与儒家的人学学说泾渭分明地形成尖锐的对比。儒家认为性从心从生、亦人亦天,而荀子则“蔽于天而不知人”地使性与自然完全为一;儒家认为人“万物皆备于我”地是万物的主体,而荀子则“跟着感觉走”地使人沦为“物欲”的奴隶;儒家认为善是“我固有之,非由外烁”的人之“端绪”,而荀子则把善看作是“生于圣人之伪”的外在附加东西;儒家认为教是明心的“去蔽”,而荀子则主张教为习染的“日积”。因此,尽管荀子的“涂之人可以为禹”似与儒家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可以同归,然而由于二者对“人”、对“善”的理解的巨大误差,其对“圣”的理解也注定是趣旨迥异的。  我们还看到,除揭出了“性恶伪善”这一人学主旨外,荀子在《性恶》篇里还不遗余力地对该学说所基于的理论根据予以了详尽的论证。若加以分析概括,其理论根据不外有以下几层:  其一,物理学的证明。荀子认为,正如自然界里的木有曲性,金有钝性一样。人作为“天之生物”亦有其不可褫夺的自然物理属性,即“饥而欲饱,寒而欲煖,劳而欲休”这一恶的属性。故也正如曲木有待于“烝矫”才能直,钝金有待于“砻厉”才能利一样,人的性也只能求助于“师法”和“礼义”的“治”和“正”。这样,荀子就从物之性推而广之到人之性,从而得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一人学结论。他写道:  故枸木必将待檃(yǐn)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然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枸木必然待檃栝烝矫然后直,以其性不直也。令人之性恶,必然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其二,心理学的证明。荀子认为,“荀无之中者求于外”这一“心理补偿”原理是人类心理的普遍规律。因此,我之所以外求而“欲为善”,正是由于我之内心“性本恶”;人之所以对礼义“疆学而求有之”,也正表明了“固无礼义”这一人的性质。故荀子指出: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执,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疆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考而求知之也。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从人善的需要,推出人恶的本性,这在理论上似属悖谬不通。故后人对此提出反诘:“荀子云: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不知如果性恶,安有欲为善之心乎?即此有欲为之心,已足验人心之善矣”(《宋元学案》卷一)。但是实际上,荀子这一观点在逻辑上与其学说非但不抵牾而恰恰相一致,也就是说,感觉经验论一旦被推向极致,其结果不不仅把非我的外间的事物看作是人感性欲求的对象,而且亦必然要“穷奢极欲”地把我之善也一并看作是人的一种心理“补足物”了。  其三,社会学的证明。荀子认为,如果假定“性善”论能够成立。那么,社会就不会有“偏险悖乱”,就无须乎“正理平治”,也就无须有“圣王”和“礼义”的存在。但是这显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因此,“性善”是完全不能成立的,而“性恶”则是被社会现实已经实证了的真理。因而荀子写道:  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恶用圣王,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冶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止,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今当试去君上之执,无礼之义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若是,则夫疆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徵于人。……今孟子曰:“入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岂不过甚矣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故檃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这里的所谓的“礼义”已显然不同于古代儒家所谓的“礼义”,它已不再是情理兼统的“有意味的形式”,不再是充满东方温情的“有耻且格”的“自律”,而正如“檃栝”之于枸木,“绳墨”之于不直一样,它不啻成为矫枉人性的纯粹工具性的“法正”,成为赤裸裸的“君上之执”。因此,荀子在这里不仅为“性恶”说赢得了自己的证明,而且亦为后世以法易礼和严峻的“法治”国家的建立和存在贏得了自己的理论论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正如后人谭嗣同曾深刻指出的那样。荀学实际上开出了有别于“自治”的中国社会“专制”之传统。  这就把我们引向了法家的“治”的学说。
(一)催单理由:货品调整话术:您好!我是××金店您的专属服务顾问×××,今天,我们店长刚好要调一些货品到其他店,您看好的款式要不要帮您留下来?如果这两天您过来,我就帮您留下来。如果不需要,就调给其他店了。请问,您哪天过来?催单手段:电话、微信、短信。(二)催单理由:别的顾客看中了话术:您好!我是××金店您的专属服务顾问×××,您昨天看好的那个款式,今天有个顾客看中了。我问一下,您是否还要这一款,如果不要,我就给顾客下单了;如果您确定要,我就和顾客说,这款已经预订出去了。毕竟是您先看中的,挑中一个满意的款式确实不容易。请问,您今天有时间过来吗?催单手段:电话、微信、短信。(三)催单理由:又到了一批新款话术1:您好!我是××金店您的专属服务顾问×××,前天,您到我们店看过××××产品,不知道您是否挑选到满意的款式。我们店今天又到了一批新款,我感觉比较适合您,您看是否需要我给您拍一些图片,还是您到店里来看看?话术2:新款比较多,我只能先拍几张供您参考,当然,这些款式图片只能看个大概,至于哪种款式合适,需要您到店里试戴才能看出效果。建议您抽时间过来试一下,买不买都没有关系。明天是周末,您有时间吗?催单手段:电话、微信、短信。
流程激励机制就是解决流程体系推行动力的问题,回答为什么要按流程体系要求去执行流程体系,如果流程体系执行得好,能得到什么好处?在端到端流程体系导入初期,企业的资源是掌控在职能部门手上,职能部门关注的是职能做精、做细、做强,关注的是部门利益最大化,部门影响力越来越强,没有人会真正从利益的角度关心流程管理。要实现跨部门流程建设、流程执行、流程绩效管理,企业就必须通过激励机制来进行牵引。简言之流程激励机制,就是保证横向跨部门流程能够实现卓越设计、卓越运营、卓越绩效表现的激励机制保障。笔者在咨询服务过程中与企业高管交流时,有不少人强调流程管理考核不重要,关键在于公司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引导,公司员工协同意识与责任保证。对此笔者非常不认同,笔者不否认文化、理念、意识、责任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但管理必须符合人性,管理的基本假设就是人性恶,所以要回归到规则制度管理的逻辑上来,而不是靠人的意识与觉悟。从人性的角度,如何发挥企业各级员工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在于两点:一是收入回报,即薪酬激励制度,流程管理能为员工带来哪些收入或如何影响收入。而是职位晋升,流程管理能够为员工晋升带来帮助吗?或者与员工晋升有关联吗?如何没有流程激励机制的保障,流程激励机制不解决上述两个关键问题,流程体系闭环推行是不可能成功的。
家人因牙痛去了一家药店,结果店员只卖给他一盒布洛芬胶囊,吃了两天后,不但牙痛没有解决,还加重了,笔者得知此事时,非常恼火。牙痛是一个极为常见的疾病,我们同事为何在这样一个疾病上都无法给出准确的方案呢?不过,回头想想,也许透过这一点,正好可以看出我们行业的“瓶颈”。当我们煞费苦心地做各种营销时,却没有把最根本的专业基础打牢,而不论是单体药店还是连锁药店,当我们置身于“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医药行业时,就应有责任与义务去做好最完整的专业化服务,与金钱无关。回到牙痛这个问题上来,先来分析一下导致牙痛的常见原因:(1)急性牙髓炎。牙痛往往表现为阵发性,且为自发性痛,夜间疼痛加重,冷热刺激后疼痛更剧,疼痛向头颞部放射,不能定位。在患有化脓性牙髓炎时,遇到热刺激疼痛加剧,而冷刺激疼痛反而减轻或消失。牙髓炎常常由龋齿发展而来,也可因牙隐裂、牙外伤、牙周病等引起。(2)急性根尖周围炎。由急性牙髓炎的发展或创伤等因素引起。病牙呈持续性疼痛,有浮起感,不敢咀嚼,患者能正确指出病牙,如叩击病牙则引起疼痛,此时由于病牙神经已坏死,因而无激发性疼痛。(3)牙体过敏症。常因牙磨损、牙龈萎缩、楔状缺损及牙体缺损所致。此时,冷、热、酸、甜等刺激均可出现疼痛,但刺激停止后疼痛即可消失。(4)急性牙周炎。牙痛的性质与急性根尖周围炎类似。病牙不仅出现咀嚼痛和浮出感,而且已形成牙周袋及牙松动。牙龈组织可出现反复肿痛及出血。另外,还有牙龈乳头炎,牙周脓肿等疾病也会引起牙痛,一般来说,到药店来的顾客往往是轻症者或者是早期症状,我们在门店导购时,如能根据顾客症状分清情况则更好,当然,实际上在用药引导时却并不难:(1)对因治疗。治疗牙痛,控制炎症是关键,一般来说,针对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替硝唑等,从中医角度来说,加入清热解毒的牛黄解毒片、三黄片等配合使用更好。其中丁细牙痛胶囊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风止痛。当然,如果1~2天通过消炎药控制不了,应建议顾客及时到口腔科进行治疗。(2)对症处理。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对于牙痛顾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痛”的问题,以布洛芬胶囊、双氯芬酸钠胶囊等口服,加上局部使用牙痛药水、牙痛酊或者是樟脑水合氯醛酊等。也可以用丁鹏乳膏患处滞留3~5分钟后漱口,一天3~4次,或是睡前刷牙。(3)专业建议。对于牙痛患者来说,预防非常重要。应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避免牙齿受伤与冷热刺激。饮食上还应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若能使用漱口水护理口腔,则能更好预防牙病。我们在与顾客交流中,可以给顾客这样一些护牙建议:用温开水刷牙漱口,平时可以多吃富含VC的食物如橘子、柠檬等,也可以服用天然VC咀嚼片,另外,建议服用一些钙制剂、绿茶软胶囊等。牙齿疾病困扰着很多人,我们身边的亲友可能就有牙患,我们药店人,在牙痛问题上,应该成为一位专业的指导者,造福家人与顾客。回到开头的真实案例中,店员单纯只是卖止痛药,当然无法解决牙痛问题。一口好牙,一生健康,在看似小小的牙痛问题上,却可以看出我们药店人是否能有效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给顾客,而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可能会害人贻误病情。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解决顾客牙痛问题,带来更高的回头率。
一、价值流程图的具体作用1、通过绘制价值流图,以精益思维来关注企业运营过程;2、帮助发现浪费,以及浪费发生源;3、展示出信息流与物流之间的联系;4、超越单工艺过程层次,提升宏观整体流程的掌控能力;5、提供一个与组织结构中各级别沟通的工具;6、根据实物和信息流动障碍的严重程度确定改善优先次序;7、使精益的概念与技术结合起来,避免只挑容易的来改进;8、调查现状图、绘制未来图,就是形成实施计划的基础;9、描述为了对定量数据施加有效影响,具体应该做些什么。二、价值流程分析图的表述符号程序分析里面都有相应的分析符号对作业流程进行表述,价值流程分析也不例外,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价值流分析图编制时使用的共同语言(符号),见图表4-1。图表4-3:VSM图编制共同语言符号三、价值流程分析图编制步骤任何流程分析都会有一个步骤,价值流程分析也不例外。1、先选定典型产品典型产品即是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作为对象加以改善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因此典型产品的选择非常关键,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销售金额较大的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产品往往决定着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它也是公司赢利的重要标志。将销售金额大的产品作为改善对象节约成本、削除浪费必然能取得较好的结果。另外销售金额大的产品必然是掌控着公司经济命脉,如果在质量、成本方面能取得较好的成果的话,效果非常明显,这样会大大提高改善主体的积极性。2)生产数量多的产品生产数量多、经常重复生产的产品,它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往往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及其辅助材料,将生产数量多的产品选为目标寻找改善课题的话,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一旦取得较大的成绩,总结经验后能迅速大批量的复制推广,并能取得较大的成果。3)LEADTIME较长的产品业务流程的执行过程便是时间的消耗过程。对于生产周期过长的产品,通常时间是衡量流程执行效率的重要指标。以整条供应链流程而言,该业务流程的执行周期越短,意味着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流程执行的次数越多。在财务分析中,有诸如存货周转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周期之类的指标,我们知道当这些周期指标越来越短时,资金的利用率就高。存货周转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周期同样也从侧面反映了供应链流程的周转周期。缩短流程的执行周期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A.缩短流程周期将会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以客户服务流程为例,客户必定想以最短的时间得到服务,所以缩短客户服务流程的时间周期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的。B.缩短流程周期使企业能更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变化。以手机行业为例,产品的平均市场生命周期已由原来的3年缩短到现在的不到一年,这就需要企业缩短新产品研发的时间,以更短的时间研发出更多的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C.缩短流程周期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由于产品的成本是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内容组成。在固定成本中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摊销等多是根据时间计提。产品的成本是与供应链上的采购流程、生产流程密切相关,如果缩短这两个流程的周期,相当于减少产品产出的时间,相应降低了产品的固定成本。这样,整个产品的成本也相应能降低。所以,对流程的时间周期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此分析的目的是在保证流程输出结果质量的前提下将流程时间周期缩短到极限。之所以要保证流程输出结果的质量是因为这是客户所要求的,也是流程执行的根本目的所在。如图表4-2,通过对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典型产品作为改善课题,以达到改善目的。图表4-4:VSM改善课题选定思路在确定典型产品后,便应该对该产品的生产规模、生产状况、工艺流程、工作方法、物料状况、产品质量等进行调查,根据以上改善着眼点,找出生产现场存在的不合理或者是浪费的地方,并用价值流程分析图表述出整个生产状况,便于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价值流动方式不合理的地方,对现有的工作状况进行价值流程分析,见图表4-3:2.现状VSM图编制图表4-5:现状VSM图编制案例现状VSM图比较全面的反映生产状况,如库存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不良的浪费及动作的浪费等全面的暴露出来,在作业过程中作业时间过长、搬运路径过长的等等都是浪费点,都可以作为改善的对象。一般可以将5W2H提问技术与ECRSC改善思路原则结合来思考问题和改善,如下图:图表4-6:5W2H与ECRSC的结合具体分析时,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削除停滞的浪费:停滞的浪费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浪费,在理想的生产状态下,一般除了工艺过程要求的停滞外,其它的停滞都可作为改善点。2)生产指令从何处发出?通过什么媒介?3)生产材料从何而来?提前期多久?谁来准备?距离多远?4)生产设备需要换模吗?有事先准备吗?谁来更换?更换时间?调试时间?模具是怎样管理?调试品怎样管理?换模时间有管理吗?5)调试后自检吗?检查的项目和规格依据明确吗?6)正式开始量产前的判定谁来做?有测定/判定记录吗?7)生产的周期是多少?8)有没有质量控制点?怎样的方法来保证质量?9)工序中的在制品数有多少?10)现状的生产能力饱和吗?(人和设备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浪费)11)完成品怎么处理?暂放于何处?待检如何处理?是否有停滞时间?向下工序流动状况?3、描绘理想的VSM图理想的VSM流程图是剔除作业中产生的所有浪费后,并按价值的流动的方式实施改善的理想状态图,在理想的状况下信息流动有多快、实物流程有多快,所谓的理想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评价标准即:不停滞,在作业的过程中无停滞的浪费。一般将前后两个VSM流程图对照分析更直观的反映出前后两种作业方法或工艺流程的不同点。如图表4-7即为制定方案作出的理想的流程图;图表4-7:理想VSM图编制案例4、摘录课题利用VSM流程图找到改善课题后,便应选一个承担该课题的责任者,,成立课题小组(或称之为清除障碍小组或改善课题小组)对该课题进行改善,用精益生产方式、TPM、TQM等各种推进方式都可以。VSM分析摘录课题的要点:1)沿价值实物流动与情报流动活动流程进行可视化;2)不是部分改善而是全体系统改善;3)按价值的流动方式实施改善;4)成立跨部门工作课题改善推进组(清障小队组);5)用实际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使工作更为直观,让人更明白易懂。图表4-8是摘录课题的实例:图表4-8:VSM改善课题一览表目标值活动项目目标/理想(分为第1次2次)◆LEADTIME短缩(△50%) →生产方式改革◆在库递减(△50%) →现金跟进改善◆从月次到周次、日次发注的体制改革 →造物&生产管理体系)◆能在本公司进行推进根据「实物和信息的流程图」的LEADTIME短缩根据零件和完成品最低限度的在库量和最合适的生产批量确定(根据客户的所要量进行日次管理、建立在库补充型的供应方式)(LT△50%)生产改善改革(小批量化、段取短缩、流水线生产、平准化)导入周次生产管理体系(现状的结构调查、课题、在库管理精度)根据日次生产方式确定相对应的生产管理体系的构筑方法信息处理LT、配送LT、制造LT、 送货LT的现状调查改善5.编制改善计划与实施:图表4-9:VSM课题改善计划书活动计划书的作成指6.标准化方案的实施经过评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便可以将其标准化,并用流程图的表达方式制作作业指导书分发给相关工作人员,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人力资源的流失或者其它不可控因素出现后产生的损失。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随着业务的熟悉,里面肯定还有一些可以简化或者合的工序,通过提案制度完善方案、查漏补缺。7.水平展开选定典型产品的最大一个优点就是在出成果后可以大面积的复制,在进行全面推展时可以减少摸索过程,因此在方案得出较好的成果后,并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后,便可以在同类产品上水平展。
分析当前的市场环境之后,医药生产药企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目前所采取的营销战略做出调整,对营销渠道进行结构的重新设计。根据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如果选择了处方药零售市场的深度分销策略,需要选择适合市场经济发展和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渠道目标,梳理当前的渠道现状之后,对渠道需要进行深入的优化。在构建深度分销的体系的过程中,深度分销战略目标的选择,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渠道发展的需要,该目标必须符合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同时,深度分销的渠道合作伙伴的目标选择是为了配套不同的医疗终端而进行渠道重构的策略。本人认为处方药的零售市场采取深度分销的策略是在现有渠道网络的基础上,对渠道进行优化调整的过程,原有的二级以上的等级医院市场所配套的经销商尽量不做太大的调整。区别于传统的销售渠道而言,深度分销主要针对的是第二和第三终端的销售网络的深入拓展,依靠的是第一终端的处方拉动带来销售机会。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市场规模,政策环境,人口密度等方面,通过零售市场销售团队对渠道网络的反复梳理和重新设计的过程。以及稳步提升市场覆盖率的同时要提高对渠道的控制力度,是对原来没有渠道网络覆盖的地方进行深入覆盖的策略。目前深度分销进行深入拓展的过程中,以江苏豪森为例,给予深度分销渠道的产品过于单一,需要研发出符合更加广阔的县级和农村市场的产品。并且在产品的销售政策方面需要改变以往的优先满足高端医院的市场政策,基层医疗市场需要有基层的市场策略,包括药品价格的重新设计,协议和折扣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重新调整。对经销商合作伙伴的选择,对销售团队的考核等,需要多方面结合市场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